【第七章 Python学习之循环控制语句(下)】

【2025】Python最新最完整教程,零基础看这一个就够了

第七章 Python学习之循环控制语句(下)


文章目录

  • 【2025】Python最新最完整教程,零基础看这一个就够了
  • 前言
  • 一、说两句
  • 二、for语句讲解及常见错误
    • range()函数
      • range()的三种使用形式
      • range()函数的注意事项
  • 三 、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区别
  • 总结


前言

如果生活不尽如人意,你是否幻想过学会Python。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说两句

今天就不说两句了,直接切入正题,讲昨天没讲完的循环语句的下半部分:for语句,今天感冒实在难受,但是一定要讲,本来就没有流量,每天更新官方会送一张1500人的流量券,我得要啊。

二、for语句讲解及常见错误

执行流程:

  1. 获取迭代器
    步骤:将可迭代对象(iterable)转换为 迭代器(Iterator)。
    底层操作:调用 iter(iterable),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
    注意:迭代器是逐个返回元素的对象,每次调用 next() 获取下一个元素。
  2. 进入循环
    步骤:开始循环,尝试从迭代器中获取下一个元素。
    操作:调用 next(iterator),返回第一个元素,赋值给循环变量 item。
  3. 检查是否终止
    成功获取元素:执行循环体代码。
    无法获取元素(触发 StopIteration 异常):退出循环,执行 else 块(如果存在)。
  4. 执行循环体
    步骤:运行循环体内的代码(如 print(item))。
    控制语句影响:
    break:立即终止循环,跳过 else 块。
    continue:跳过本次循环的剩余代码,回到步骤2获取下一个元素。
  5. 重复步骤2~4
    循环:重复获取下一个元素、赋值、执行循环体,直到迭代器耗尽。
  6. 执行else块(可选)
    条件:当循环 未被break终止 且迭代器耗尽时,执行 else 块代码。
for 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循环体代码

我这么说能听懂么? 我觉得有点困难,徒儿莫怕,为师来举个例子 就懂了,这些所有知识都是为了使用、为了操作,理论倒背如流也没用,咱们要会用。(以上是个人观点,有失偏颇,对不起)

代码示例:

numbers = [1, 2, 3]
for num in numbers:
    print(num)
else:
    print("循环正常结束")

这个代码的执行流程我说一下,咱们对照着上面的执行流程一起看,就可以融会贯通咯。

执行流程:
获取迭代器:iterator = iter([1, 2, 3])。
第一次循环:
num = next(iterator) → num = 1 → 执行 print(1)。
第二次循环:
num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python,学习,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