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提出,给我们这些企业数字化的推行者太多的期望和寄托。
经过近六年多的快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数字化先行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不同角度的观点。业界先后涌现了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新概念、新名词。这是一场企业数字化的盛宴,百家争鸣。然而,鱼龙混杂,有些高价值的观点却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慢慢被埋没了。更多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是,延续企业信息化的陈腔滥调或故弄玄虚的新名词,给广大企业家、数字化负责人,甚至包括部分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带来了很多困惑。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我们精心挑选了十个主题词,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清晰的企业数字化认知框架。
这十个主题词分别是企业数字化、决策方法变革、企业竞争本质、产业生态融合、价值体系重构、业务模式重塑、企业数字赋能、数字化应用场景。
这是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企业数字化、决策方法变革等主题词。
【企业数字化】从企业数字化,认识和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即从企业数字化的发展维度,理解当前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阶段。
【决策方法变革】从企业决策方法的变革,理解应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导致的“不确定性”。
我们认识数字化转型,可能从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入手比较合适。
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个历程。要明确企业数字化,就需要明晰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者的关系。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三个阶段的界线并不是清晰可辨的,虽然概念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相互取代的递进关系,而是“开放继承,包容并存”的关系,信息化是当前的主流,数字化是当前的发展重点,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都知道,信息化是将信息转换为数字,实现计算机可读写、可存储、可传输、可处理的过程。通过信息化,打破企业线下流程和在线业务的壁垒,使信息大规模统一处理和业务协同作业成为可能,实现以流程驱动提高效率。但企业在进行基于价值创造的业务重构和数据资产化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和流程的双重限制,难以真正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信息化阶段,正逐步向数字化阶段跃迁的过程。
在数字化阶段,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企业围绕价值创造,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变革、业务模式的转型,赋能业务、运营、决策,从范围和深度两个维度突破信息化的发展瓶颈,从而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实现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在这个阶段,通过数据治理消除“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企业各种数据资源融合汇聚并形成数字资产,覆盖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企业的系统互通、数据互联。通过建立企业模型,使企业能够实时洞察、模拟、推演各类业务动态发展,及时做出优选决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以适应高不确定性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打造新的价值体系。
在智能化阶段,企业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企业业务,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运营模式,持续优化升级客户和企业的沟通模式和交互模式,促进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驱使企业内部数字化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的智能升级。在这个阶段,“人-人”“人-物”“物-物”之间建立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连接,组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形成具备智能活动能力的执行体系。通过业务建模、数据加工、信息洞察,业务赋能,打造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智能制造新体系,实现“数据赋能业务,数据驱动业务”,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然而,我们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这就让我们来了解第二个主题词:决策方法变革。
第二个主题词是“决策方法变革”。
要知道,我们经营一个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在复杂环境下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特别是在信息繁杂、得失难料的情况下,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要拨开“信息迷雾”,实现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作出正确决策,企业需要的正是决策方法的变革。
不确定性的出现是来自于信息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对世界万物认知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重点关注对象运行规律的难以掌握。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认知社会规律内在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恐惧感的产生。这种恐惧感,一方面,就像拦在我们前面的高墙,阻挡我们的前进方向,让我们陷入两难的选择;另一方面,为追求更好的生活,人类勇于挑战、消除困厄的天性,也是我们战胜恐惧的动力源泉。
因此,相对于“不确定性”,我们更愿意追求“确定性”。确定性是行为能够被预测的前提,也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对抗不确定性、寻求人类命运发展确定性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主旋律。早在几千年前,人类是如何决策的?人们在做重大决策时,上到国家间是否开战,下到黎民百姓嫁娶远行,都是先卜一卦,问个前程凶吉或定个良辰吉日。占卜就是古代人类所知道并认可的决策过程中关键的一环。现在的我们可能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封建迷信、不科学,但在当时有限的社会运行规律探索经验的条件下,占卜是他们认可的最具权威性的决策方法,让“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有意思的是占卜这方法一致沿用到现在。
如何消除不确定性?这就要回归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就像学霸和学渣考试,虽然都做同一份卷子,但学霸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和知识(信息),做题自然手到擒来;而学渣就因为缺乏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自然困难重重。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同样,对于企业来说,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动荡的世界环境、频繁的突发事件,都会让企业经营陷入被动,企业面临重大挑战时又是如何决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都偏向“以数据说话”。因此,具象化的信息就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利器,信息的价值就是增加确定性,让不确定性在多重多维信息中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我们企业为什么要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就是因为固化在信息化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消除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已经梳理清楚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工作轻松、简单,大大降低运营风险。可以想象一下,20年前我们的工作还是以简单的分工就可以完成。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庞大的、多维的复杂系统,我们要应对众多的变化因数,单靠以往的管理手段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我们投资建设这么多信息化系统,核心要点就是要掌握数据,通过数据揭示当前的经营状况和风险,预测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从而辅助我们减少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因此,企业的数字化,其核心本质是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处理复杂的、海量的数据,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规避经营过程因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风险,综合以往或成功或失败的管理经验,作出现有条件下“可能”最正确的决策,实现以数据驱动的新业务模式,从而获得市场竞争的相对优势。
决策方法的变革是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因素。
然而,企业竞争的本质才是促使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内因。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下一个主题词:企业竞争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