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交换机 工作在 OSI 模型 的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具体来说是数据链路层的 MAC 子层。车载交换机在数据交互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之前的专题有介绍过以太网的单播、组播、广播;本文重点对车载交换机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上文专题如下:
车载以太网测试-6【数据链路层】
车载以太网测试-7【数据链路层】补充-单播、组播、广播
以下是车载交换机在 OSI 模型中的位置及其相关功能:
OSI 模型层 | 功能描述 | 车载交换机的角色 |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负责比特流的传输,定义电气、机械和时序特性(如电缆、光纤、无线信号)。 | 车载交换机通过物理端口(如 RJ45 或 M12)连接车载设备,实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负责帧的传输,提供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分为 LLC 子层 和 MAC 子层。 | 车载交换机主要工作在 MAC 子层,负责 MAC 地址的学习、帧的转发和 VLAN 的管理。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如 IP 协议)。 | 车载交换机不直接处理网络层协议,但可以支持 VLAN 和 TSN 等高级功能。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如 TCP 和 UDP)。 | 车载交换机不处理传输层协议。 |
会话层(Session Layer) | 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如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 | 车载交换机不处理会话层协议。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如加密、压缩)。 | 车载交换机不处理表示层协议。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如 HTTP、FTP)。 | 车载交换机不处理应用层协议。 |
车载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MAC 地址学习
(2)帧的转发
(3)VLAN 管理
(4)流量控制
(5)错误检测
车载交换机主要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MAC 子层),负责 MAC 地址的学习、帧的转发、VLAN 管理、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虽然它主要处理数据链路层的任务,但也支持一些高级功能(如 TSN 和网络管理),以满足现代车载网络的需求。
车载交换机 是车辆电子网络中的核心设备,负责在车载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如 ECU、传感器、摄像头等)之间高效、可靠地传输数据。以下是车载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车载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数据接收
车载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依赖于以下关键技术:
(1)MAC 地址表
(2)VLAN(虚拟局域网)
(3)流量控制
(4)时间敏感网络(TSN)
(5)冗余与可靠性
以下是一个 车载交换机工作原理 的详细示例,包含具体的 报文数据。假设场景如下:
192.168.1.2
,MAC 地址 00:1B:2C:3D:4E:5F
,连接交换机端口 1。192.168.1.3
,MAC 地址 00:1C:2D:3E:4F:5A
,连接交换机端口 2。192.168.1.4
,MAC 地址 00:1D:2E:3F:4A:5B
,连接交换机端口 3。1. 数据接收
摄像头通过端口 1 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交换机,目标 MAC 地址为 ECU 的 MAC 地址。
报文数据:
00:1B:2C:3D:4E:5F
(摄像头)00:1C:2D:3E:4F:5A
(ECU)10
车速:60 km/h,温度:25°C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0:1C:2D:3E:4F:5A
Source MAC: 00:1B:2C:3D:4E:5F
VLAN Tag: 10
IP Header:
Destination IP: 192.168.1.3
Source IP: 192.168.1.2
Data Payload:
车速:60 km/h,温度:25°C
2. MAC 地址表查询
交换机读取数据包的源 MAC 地址和目标 MAC 地址,并更新 MAC 地址表。
MAC 地址表更新:
00:1B:2C:3D:4E:5F
(摄像头)00:1C:2D:3E:4F:5A
(ECU)查询结果:
00:1C:2D:3E:4F:5A
绑定到端口 2。3. 数据转发
交换机根据 MAC 地址表将数据包从端口 1 转发到端口 2,发送给 ECU。
转发后的报文数据:
00:1B:2C:3D:4E:5F
(摄像头)00:1C:2D:3E:4F:5A
(ECU)10
车速:60 km/h,温度:25°C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0:1C:2D:3E:4F:5A
Source MAC: 00:1B:2C:3D:4E:5F
VLAN Tag: 10
IP Header:
Destination IP: 192.168.1.3
Source IP: 192.168.1.2
Data Payload:
车速:60 km/h,温度:25°C
4. 流量控制
如果端口 2 的负载过高,交换机会通过 IEEE 802.3x 流量控制 通知摄像头暂停发送数据。
流量控制报文:
0x8808
(IEEE 802.3x 流量控制)0x0001
(暂停)100 ms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1:80:C2:00:00:01 (IEEE 802.3x 组播地址)
Source MAC: 00:1A:2B:3C:4D:5E (交换机 MAC)
Control Frame:
Type: 0x8808
Opcode: 0x0001
Pause Time: 100 ms
5. 时间同步(TSN 支持)
交换机支持 TSN,为数据包添加时间戳,并根据调度机制确保数据包在指定时间内到达 ECU。
时间戳报文:
1633035600.123456
(Unix 时间戳,精确到微秒)高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0:1C:2D:3E:4F:5A
Source MAC: 00:1B:2C:3D:4E:5F
VLAN Tag: 10
TSN Header:
Timestamp: 1633035600.123456
Priority: High
IP Header:
Destination IP: 192.168.1.3
Source IP: 192.168.1.2
Data Payload:
车速:60 km/h,温度:25°C
6. 错误检测与处理
交换机通过 CRC(循环冗余校验) 检测数据包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
7. 冗余与故障恢复
交换机支持 冗余网络拓扑(如环形拓扑),确保在某个链路故障时,数据仍能通过其他路径传输。
以上示例展示了车载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接收、MAC 地址表查询、数据转发、流量控制、时间同步、错误检测和冗余机制。车载交换机通过高效的数据转发和网络管理,确保车载网络的高性能和可靠性,满足 ADAS 和自动驾驶等应用的需求。
车载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 是其核心功能之一,用于记录网络中设备的 ==MAC 地址与其连接的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关系。==通过 MAC 地址表,交换机能够高效地转发数据包,避免广播泛洪。以下是 MAC 地址表的工作原理及示例,包含具体的报文数据。
(1)MAC 地址表的功能
(2)MAC 地址表的学习机制
(3)MAC 地址表的查询机制
(4)MAC 地址表的超时机制
假设车载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初始为空,以下是其工作流程及报文数据示例。
(1)初始状态
(2)摄像头发送数据包
摄像头通过端口 1 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交换机,目标 MAC 地址为 ECU 的 MAC 地址。
报文数据:
00:1B:2C:3D:4E:5F
(摄像头)00:1C:2D:3E:4F:5A
(ECU)车速:60 km/h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0:1C:2D:3E:4F:5A
Source MAC: 00:1B:2C:3D:4E:5F
IP Header:
Destination IP: 192.168.1.3
Source IP: 192.168.1.2
Data Payload:
车速:60 km/h
交换机操作:
00:1B:2C:3D:4E:5F
,并将其与端口 1 绑定。MAC 地址 | 端口 |
---|---|
00:1B:2C:3D:4E:5F |
1 |
(3)ECU 发送数据包
ECU 通过端口 2 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交换机,目标 MAC 地址为摄像头的 MAC 地址。
报文数据:
00:1C:2D:3E:4F:5A
(ECU)00:1B:2C:3D:4E:5F
(摄像头)确认收到车速数据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0:1B:2C:3D:4E:5F
Source MAC: 00:1C:2D:3E:4F:5A
IP Header:
Destination IP: 192.168.1.2
Source IP: 192.168.1.3
Data Payload:
确认收到车速数据
交换机操作:
00:1C:2D:3E:4F:5A
,并将其与端口 2 绑定。MAC 地址 | 端口 |
---|---|
00:1B:2C:3D:4E:5F |
1 |
00:1C:2D:3E:4F:5A |
2 |
(4)雷达发送数据包
雷达通过端口 3 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交换机,目标 MAC 地址为 ECU 的 MAC 地址。
报文数据:
00:1D:2E:3F:4A:5B
(雷达)00:1C:2D:3E:4F:5A
(ECU)前方障碍物距离:10 米
报文示例:
Ethernet Header:
Destination MAC: 00:1C:2D:3E:4F:5A
Source MAC: 00:1D:2E:3F:4A:5B
IP Header:
Destination IP: 192.168.1.3
Source IP: 192.168.1.4
Data Payload:
前方障碍物距离:10 米
交换机操作:
00:1D:2E:3F:4A:5B
,并将其与端口 3 绑定。MAC 地址 | 端口 |
---|---|
00:1B:2C:3D:4E:5F |
1 |
00:1C:2D:3E:4F:5A |
2 |
00:1D:2E:3F:4A:5B |
3 |
(5)数据转发
当交换机需要转发数据包时,会查询 MAC 地址表。例如:
00:1C:2D:3E:4F:5A
(ECU),交换机会将数据包转发到端口 2。MAC 地址 | 端口 |
---|---|
00:1C:2D:3E:4F:5A |
2 |
00:1D:2E:3F:4A:5B |
3 |
车载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通过动态学习和更新机制,记录了网络中设备的 MAC 地址与其连接端口的映射关系。通过查询 MAC 地址表,交换机能够高效地转发数据包,避免广播泛洪。MAC 地址表的超时机制确保了表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以上详细介绍了车载交换机的功能、工作原理、通信机制示例、MAC地址表机制以及示例;能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车载以太网的通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