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架构风格

一、定义

黑板架构(Blackboard Architecture)是一种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架构模式,其中多个独立的组件(通常称为 知识源)共同工作,通过共享一个共同的“黑板”(通常是一个全局的共享数据结构)来实现解决方案的推演的架构风格。每个组件根据黑板上的信息做出贡献,修改黑板上的状态,直到最终完成任务。

二、组成

黑板架构由黑板(Blackboard)、知识源(Knowledge Sources)、控制组件(ControlComponent)组成。每个要素在系统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2.1 黑板(Blackboard)
角色:系统的共享数据存储。
功能:存储所有知识源可以访问和操作的数据,以及最终的结果。
是一种全局共享的内存结构,所有知识源通过黑板进行数据交换。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织,可能包括原始数据、中间状态和最终结果。数据的更新通常触发知识源的执行。
2.2知识源(Knowledge Sources)
角色:系统的功能单元或模块。
功能:实现具体的逻辑操作或推理过程。
知识源是独立的模块,可以根据自己的触发条件决定是否参与计算。每个知识源监视黑板上的数据变化,当满足其触发条件时被激活。知识源之间是解耦的,它们通过黑板间接通信,而不是直接交互。
2.3 控制组件(Control Component)
角色:系统的协调者和调度器。
功能:负责监控黑板状态、调度知识源的执行顺序,以及整体任务的推进。

三、特点

1. 中心化的黑板
共享存储:黑板是系统的核心,所有组件通过它共享数据和状态,避免了直接的组件之间的耦合。
层次化结构:黑板通常分层存储不同级别的知识(例如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最终决策等)。
2. 解耦的知识源
模块化设计:知识源是独立的功能模块,它们的实现和逻辑可以独立开发和扩展。
低耦合:知识源之间没有直接交互,而是通过黑板协作。
3. 控制组件
调度决策:控制组件负责协调知识源的执行顺序和条件,避免资源冲突。
动态性:可以根据问题状态动态选择哪些知识源参与处理,提高了灵活性和适应性。
4. 支持异步与分布式处理
并行性:知识源可以独立运行并以异步方式更新黑板,提高系统性能。
分布式扩展:黑板架构天然支持分布式实现,知识源可以运行在不同的节点上,通过网络共享黑板状态。
5. 增量式问题求解
逐步完善:知识源通过不断修改和补充黑板上的数据,逐步接近问题的最终解。
中间状态可视化:黑板记录了所有的中间状态,方便调试和分析。
6. 易于扩展
新知识源:可以随时增加新的知识源,无需对现有代码进行大规模修改。
适应新需求:随着需求变化,可以调整控制策略或增加黑板的数据结构。
7. 灵活性和适应性
多样化解决方案:知识源可以包含不同的方法或算法,系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应对复杂问题:适合不确定性高、解决路径不明确的问题。

四、适用场景

音频/视频处理(如语音识别、音频信号分析)。
机器人控制(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专家系统(如医疗诊断、自动故障检测)。
游戏 AI(如智能决策、多角色协作)。
通过这些特点,黑板架构在复杂、动态和高并发的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

示例代码:黑板架构处理音频

///g++ -std=c++11 -pthread main.cpp -o blackboard_audio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黑板
struct Blackboard {
    std::vector<float> audioData;     // 存储原始音频数据
    std::vector<float> processedData; // 存储处理后的音频数据
    bool dataReady = false;           // 标志数据是否已准备好
    std::mutex mtx;                   // 用于保护数据访问
};

// 知识源基类
class KnowledgeSource {
public:
    virtual void execute(Blackboard& blackboard) = 0;
    virtual ~KnowledgeSource() = default;
};

// 知识源:FFT
class FFTProcessor : public KnowledgeSource {
public:
    void execute(Blackboard& blackboard) override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blackboard.mtx);
        if (!blackboard.dataReady) return;

        blackboard.processedData.resize(blackboard.audioData.size());
        for (size_t i = 0; i < blackboard.audioData.size(); ++i) {
            blackboard.processedData[i] = std::sin(blackboard.audioData[i]); // 简单模拟FFT
        }
        std::cout << "FFT processing completed." << std::endl;
    }
};

// 知识源:滤波器
class FilterProcessor : public KnowledgeSource {
public:
    void execute(Blackboard& blackboard) override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blackboard.mtx);
        if (!blackboard.dataReady) return;

        for (auto& sample : blackboard.processedData) {
            sample *= 0.5f; // 简单模拟滤波
        }
        std::cout << "Filter processing completed." << std::endl;
    }
};

// 控制组件
class ControlComponent {
public:
    ControlComponent(Blackboard& bb) : blackboard(bb) {}

    void addKnowledgeSource(KnowledgeSource* ks) {
        knowledgeSources.push_back(ks);
    }

    void run() {
        for (auto* ks : knowledgeSources) {
            ks->execute(blackboard);
        }
    }

private:
    Blackboard& blackboard;
    std::vector<KnowledgeSource*> knowledgeSources;
};

// 示例主函数
int main() {
    Blackboard blackboard;

    // 初始化黑板上的音频数据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blackboard.mtx);
        blackboard.audioData = {1.0f, 2.0f, 3.0f, 4.0f};
        blackboard.dataReady = true;
    }

    // 创建知识源和控制组件
    FFTProcessor fftProcessor;
    FilterProcessor filterProcessor;
    ControlComponent control(blackboard);

    control.addKnowledgeSource(&fftProcessor);
    control.addKnowledgeSource(&filterProcessor);

    // 执行处理流程
    control.run();

    // 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blackboard.mtx);
        std::cout << "Processed data: ";
        for (const auto& sample : blackboard.processedData) {
            std::cout << sample << " ";
        }
        std::cout << std::endl;
    }

    return 0;
}

你可能感兴趣的:(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