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RIP的总结

动态路由

所有路由器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之后通过路由器之间的沟通,协商计算到达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

优点:
1.选路由管理员选择,更好掌控
2.路由器资源占用更少
3.静态路由相对动态路由更加安全

缺点:
1.配置量大
2.静态路由无法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收敛

动态路由:

缺点:
1.通过单一算法计算出来的路径,可能出现选路不佳
2.资源占用多
3.没有静态路由安全

优点:
1.配置量少
2.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 静态应用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动态应用在规模中大的网络中

AS—自治系统(一片范围)
由单一的组织或者机构(运营商)管理的一系列IP网络及其设备所构成的集合
AS号:16位二进制 0-65535(1-65534)–拓展版—32位二进制

AS间通信:
AS内部: IGP–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IS-IS,EIGRP
EGP–外部网关协议–BGP

IGP根据算法分类:
	距离矢量型协议:RIP----贝尔曼.福特算法--直接传递路由信息
						--依据传闻的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型协议:OSPF---传递链路状态通告(LSA)信息--拓扑信息
						--所有设备收集拓扑信息,获取完整拓扑图后,
						使用SPF算法(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可以将图形
						结构计算成树形结构-树形结构不会出现环路
						

RIP:
	把一开始具备通信条件,但是只能以广播通信的关系叫做,邻居关系
	邻居间才能传输路由信息
	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
	      需要		 不带  不带 	 	       不带   不带    不带       
						rip为100	 要带
						
1.COST--开销(到达目的地花费的代价)--如果到达同一目标网段存在多条路由,
		则会选择开销最小的来走--开销值是动态路由选路的重要依据

	  不同协议比优先级,相同协议比开销
	  
2.RIP以跳数作为开销的评判标准 (本网段跳数为0)
3.RIP的工作半径--15跳--如果开销是16跳,代表目标网段不可达
4.RIP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若跳数相等
5.数据包中携带的开销值=本地开销值+1


6.贝尔曼.福特算法
(1)R2发送2.0/24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但是R1的路由表中没有,则R1会将
	2.0网段的路由信息刷新到本地的路由表中
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与发送的路由信息一样)  Interface(与发送的路由信息一样))
	2.2.2.0/24       rip  100    1    D    谁发的写谁 					那个接口收到的写谁
										  (12.0.0.2)					(0/0/0)
										  
(2)R2发送2.0/24网段路由信息给R1,但R1路由表存在该路由条目,但是下一跳是R2
	R1已经收到过相同路由信息,再次刷新一下

(3)R2发送2.0/24网段路由信息给R1,但R1路由表存在该路由条目,但是下一跳不是R2
	则比较开销值,如果本地开销值>R2发送的路由信息开销值,刷新条目
	
(4)如果本地开销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智能路由器,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