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AF的架构开发方法(ADM,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迭代的架构开发过程,涵盖从架构规划、设计、实施到治理的各个阶段。ADM为企业架构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架构开发框架,帮助企业确保其业务目标与IT系统之间的对齐。下面将逐步介绍TOGAF ADM的每个阶段及其落地实施的措施和工具。
TOGAF ADM的整体结构
ADM是一个循环过程,包含以下九个主要阶段和一个贯穿整个过程的架构需求管理活动:
架构愿景阶段(Preliminary Phase)
架构愿景(Phase A: Architecture Vision)
业务架构(Phase B: Business Architecture)
信息系统架构(Phase C: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s)
技术架构(Phase D: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机会与解决方案(Phase E: Opportunities and Solutions)
迁移规划(Phase F: Migration Planning)
实施治理(Phase G: Implementation Governance)
架构变更管理(Phase H: Architecture Change Management)
架构需求管理(Architecture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输入、输出、活动、步骤和支持工具。下面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架构愿景阶段(Preliminary Phase)
目标:定义企业架构的初始准备工作,包括架构的范围、原则、框架和治理结构的定义。
落地措施和工具:
架构框架选择:选择适合企业的架构框架(如TOGAF),并定义其定制化方法。
架构治理框架:建立架构治理模型和框架,包括角色、职责和决策流程。
架构原则的制定:使用TOGAF架构原则模板来定义企业架构的指导原则。
工具选择和配置:选择架构建模工具(如Sparx EA(EA)、ARIS(ARIS))和协作工具。
2. 架构愿景(Phase A: Architecture Vision)
目标:定义一个高层次的架构愿景,描述企业架构的目标状态,并获得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批准。
落地措施和工具:
利益相关者分析:使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矩阵,确定架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注点。
架构愿景文档:使用架构愿景模板描述业务需求、驱动因素、架构范围和边界。
SWOT分析:进行业务架构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以确定架构的初步方向。
架构路线图:创建高层次的架构路线图,定义实现架构目标的主要步骤。
沟通和批准:使用PowerPoint或架构建模工具向利益相关者展示愿景并获得批准。
3. 业务架构(Phase B: Business Architecture)
目标:定义并分析当前和未来的业务架构,以支持业务目标和需求。
落地措施和工具:
业务能力模型:使用业务能力建模工具(如ArchiMate)来定义和分析企业的业务能力。
业务流程建模:使用BPMN(业务流程模型与标注)工具创建当前和目标业务流程模型。
差距分析:识别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差距,制定改进措施。
用例和场景:使用用例图和场景描述业务需求和系统行为。
业务架构文档:编制详细的业务架构文档,描述业务目标、流程、能力和组织结构。
4. 信息系统架构(Phase C: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s)
目标:设计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以支持业务架构中的需求。
落地措施和工具:
数据架构设计:
数据实体关系模型(ERD):使用ERD工具(如ERwin、PowerDesigner)来设计数据模型。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定义数据的生命周期、数据流和数据治理模型。
应用架构设计:
应用组件模型:使用UML类图和组件图设计应用架构,定义各个系统和模块的职责。
应用整合模式:使用集成工具(如MuleSoft、Apache Camel)来定义应用之间的集成模式和协议。
架构视图:使用架构视图(如逻辑视图、物理视图)和工具(如Sparx EA)来描述架构。
5. 技术架构(Phase D: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目标:定义支持信息系统架构的技术架构,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平台。
落地措施和工具:
技术架构模型:使用TOGAF的技术参考模型(TRM)和工具(如UML部署图)定义技术架构。
平台和框架选择:确定应用平台(如Java EE、.NET)、数据库平台、云服务(如AWS、Azure)等。
基础设施架构:设计基础设施架构,包括服务器、网络、安全等。
技术标准和规范:定义企业技术标准、协议和规范,以确保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6. 机会与解决方案(Phase E: Opportunities and Solutions)
目标:基于业务架构和信息系统架构,识别实施的机会和解决方案。
落地措施和工具:
实施路线图:使用路线图工具(如Gantt图)规划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
解决方案评估:使用多准则决策分析工具(如决策矩阵)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风险管理: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架构实现计划:编写架构实现计划文档,描述架构变更的优先级和时间表。
7. 迁移规划(Phase F: Migration Planning)
目标: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以将现有架构迁移到目标架构。
落地措施和工具:
迁移策略:定义逐步迁移策略(如大爆炸、渐进式迁移)。
迁移路线图和时间表: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如MS Project)创建详细的迁移路线图。
变更管理计划:编写变更管理计划,管理架构变更过程中的沟通、培训和支持。
风险评估和缓解: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如Risk Register)进行风险识别和缓解。
8. 实施治理(Phase G: Implementation Governance)
目标:在架构实现过程中进行治理,确保实现的结果符合架构原则和要求。
落地措施和工具:
架构治理委员会:成立架构治理委员会,负责治理和决策。
架构合规检查:使用架构合规性评估工具(如审计日志)确保实施符合架构要求。
架构实施监控:使用监控工具(如JIRA、Confluence)跟踪实施进度。
架构评估报告:编写架构评估报告,记录和分析实施结果。
9. 架构变更管理(Phase H: Architecture Change Management)
目标:管理和治理架构变更,以响应业务和技术的变化。
落地措施和工具:
变更请求管理:使用变更请求工具(如ServiceNow)管理架构变更请求。
架构更新和重用:更新架构文档和模型,确保最新架构信息的共享和重用。
架构审查和审批:定期进行架构审查会议,审批架构变更。
架构库管理:维护架构库,保存和管理所有架构工件。
10. 架构需求管理(Architecture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目标:持续管理和跟踪架构需求,确保架构开发过程中的需求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落地措施和工具:
需求管理工具:使用需求管理工具(如DOORS、Jama)管理和跟踪需求。
需求分析和验证:定期进行需求分析和验证,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需求变更管理:管理需求变更请求,确保变更的可控性和透明度。
总结
TOGAF的架构开发方法(ADM)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架构开发流程,涵盖从愿景到实施和治理的每个阶段。通过合理的工具选择和实施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地应用TOGAF来管理和优化其架构开发过程,确保架构与企业业务目标的对齐。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
保证100%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