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试题三

1.(单选题,2.0 分)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程获得处理器运行时通过调度得到的

B.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不能改动

C.在单处理器系统中,任何时刻都只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态

D.进程申请处理器而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阻塞态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2.0 分) 用户可以通过( )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A. 命令接口和函数

B.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

C.命令接口和文件管理

D.设备管理方式和系统调用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2.0 分)系统采用二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就绪队列Q1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10ms;就绪队列Q2采用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系统优先调度Q1队列中的进程,当Q1为空时系统才会调度Q2中的进程;新创建的进程首先进入Q1;Q1中的进程执行一个时间片后,若未结束,则转入Q2。若当前Q1,Q2为空,系统依次创建进程P1,P2后即开始进程调度,P1,P2需要的CPU时间分别为30ms和20ms,则进程P1,P2在系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A.25ms

B.20ms

C.15ms

D.10ms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2.0 分)操作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 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正确答案:A

5.(单选题,2.0 分)下列关于并发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C.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D.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发生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2.0 分)计算机开机后,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 )。

A. BIOS

B. ROM

C. EPROM

D. RAM

正确答案:D

7.(判断题,1.0分)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A. 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判断题,1.0 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实现并发技术后,各进程在一个时间段内并发运行,cpu与外设间并行工作。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判断题,1.0 分)在一个兼顾分时操作系统和批处理系统中,通常把终端作业称为前台作业,而把批处理型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A. 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1.0 分) 若资源分配图中存在环路,则一定产生了死锁。

A. 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1.(判断题,1.0分)所谓多道程序设计,即指每一时刻有若干个进程在执行

A. 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解析:

1. 进程获得处理器运行时通过调度得到的

  • 解析: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分配处理器资源的关键机制。只有通过调度,进程才能获得处理器运行。因此,选项A正确。

  • 其他选项

    • B错误,优先级可以动态调整。

    • C错误,单处理器系统中,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运行,但其他进程可能处于就绪态。

    • D错误,进程申请处理器得不到满足时,状态变为就绪态,而不是阻塞态。

2. 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 解析: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接口(如命令行)与操作系统交互,也可以通过系统调用(如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功能)来使用计算机资源。因此,选项B正确。

  • 其他选项

    • A错误,函数是编程语言的概念,不是操作系统接口。

    • C错误,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功能,不是用户交互方式。

    • D错误,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功能,不是用户交互方式。

3. 二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

  • 解析:P1和P2分别需要30ms和20ms。P1先在Q1运行10ms后进入Q2,P2在Q1运行20ms完成。P1在Q2运行剩余的20ms完成。

    • P1的等待时间:10ms(P2运行时间)。

    • P2的等待时间:0ms。

    • 平均等待时间:(10 + 0) / 2 = 5ms。

  • 正确答案:题目给出的正确答案是C(15ms),但根据计算,正确答案应为5ms。可能是题目或答案有误。

4.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利用率

  • 解析:多道程序设计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充分利用CPU和外设,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选项A正确。

  • 其他选项

    • B、C、D(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与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关系不大。

5.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 解析: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而不是同一时刻或不同时刻。因此,选项C正确。

  • 其他选项

    • A错误,同一时刻只能发生一个事件。

    • B错误,不同时刻发生的是串行事件。

    • D错误,不同时间间隔发生的是串行事件。

6. 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RAM

  • 解析:操作系统在启动时从磁盘加载到内存(RAM)中运行。因此,选项D正确。

  • 其他选项

    • A、B、C(BIOS、ROM、EPROM)是存储设备,但操作系统运行在RAM中。

7. 分时技术并不能让用户独占计算机资源

  • 解析:分时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享计算机资源,每个用户感觉像是独占资源,但实际上资源是被分时共享的。因此,选项B(错)正确。

8. 单处理机系统中实现并发技术后,进程并发运行,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 解析:并发是指多个进程在同一时间间隔内运行,CPU与外设可以并行工作(如CPU计算,外设输入/输出)。因此,选项A(对)正确。

9. 分时操作系统中,终端作业是前台作业,批处理作业是后台作业

  • 解析:分时系统中,终端作业(用户交互)是前台作业,批处理作业(自动运行)是后台作业。因此,选项A(对)正确。

10. 资源分配图中存在环路不一定产生死锁

  • 解析:环路是死锁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存在环路不一定导致死锁。因此,选项B(错)正确。

11.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多个进程同时处于运行态

  • 解析: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多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态或运行态,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运行(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因此,选项B(错)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务器,linux,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