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第二章 java编程基础

变量

  1. 定义与声明

    • 在Java中,变量需要先声明其类型,后使用。声明变量的基本格式为:数据类型 变量名; 例如int num;声明了一个整型变量。变量声明后可以进行初始化,如int num = 5;同时完成了声明和初始化。
  2. 作用域

    • 局部变量:在方法或代码块内定义的变量,其作用域仅限于该方法或代码块。例如在for循环中定义的循环变量,只能在该for循环内使用。
    • 成员变量:在类中定义的变量,其作用域是整个类。成员变量有不同的访问修饰符来控制其在类外部的可访问性。

数据类型

  1. 基本数据类型

    • 整数类型:包括byte(1字节,-128到127)、short(2字节,-32768到32767)、int(4字节,-2147483648到2147483647,常用)、long(8字节)。例如long bigNum = 1234567890123456789L;(注意长整型数值后要加Ll)。
    • 浮点类型float(4字节,单精度,赋值时要加fF,如float pi = 3.14f;)和double(8字节,双精度,更常用,如double price = 9.99;)。
    • 字符类型char用于存储单个字符,用单引号括起来,如char ch = 'A';,它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
    • 布尔类型boolean只有truefalse两个值,用于条件判断等逻辑操作,如boolean isTrue = true;
  2. 引用数据类型

    • 包括类、接口、数组等。例如通过String类创建字符串对象String str = "Hello";,这里str是一个引用变量,指向存储"Hello"字符串的内存地址。

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

    • 基本算术运算符有+(加法、字符串连接)、-(减法)、*(乘法)、/(除法,整数除法结果为整数)、%(取余)。例如int result = 10 / 3;结果为3,int remainder = 10 % 3;结果为1。
  2. 关系运算符

    • 用于比较两个值,包括==(相等)、!=(不相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关系运算符的结果是boolean类型,如boolean isEqual = (5 == 5);结果为true
  3. 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用于连接多个条件表达式,如boolean condition = (num > 5) && (num < 10);,逻辑与只有当两个条件都为true时才为true
  4. 赋值运算符

    • 基本赋值运算符是=,将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还有复合赋值运算符,如+=-=*=/=%=等,例如num += 5;等价于num = num + 5;
  5. 其他运算符

    • ++(自增)、--(自减)运算符,可以在变量前(前置自增/减)或变量后(后置自增/减),int num = 5; int newNum = num++;这里newNum的值为5,执行完后num的值为6。还有条件运算符? :result = (condition)? value1 : value2;根据条件condition的值选择value1value2赋给result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算法,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