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平台自有的广告投放系统中,通常只有 一个 DSP,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内部化的 DSP,并不会像开放的 Ad Exchange 那样支持多个第三方 DSP 竞价。
电商平台 | DSP 角色 | 是否接入外部 DSP |
---|---|---|
淘宝直通车(阿里妈妈) | 阿里 DSP(淘宝内部 DSP) | ❌ 仅支持阿里体系内广告 |
京东广告(JZT) | 京东 DSP | ❌ 仅支持京东内部商家 |
Amazon Advertising | Amazon DSP | ✅ 支持内部 + 外部站点(部分场景) |
✅ 电商平台一般只有一个 DSP,因为它们的广告竞价是内部化管理的。
✅ 外部 DSP 不能参与竞价,电商平台不会让第三方 DSP 竞价它们的广告资源。
✅ DSP 深度集成 DMP,电商平台会利用用户购物数据来优化广告投放,而不会让外部 DSP 获取这些数据。
在 电商广告生态中,DSP 其实更像是一个“内部广告分发系统”,它主要是服务于电商平台的商家,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竞价市场。
在电商平台的广告投放系统中,通常只有 一套 DSP 后端代码,它是平台自研的广告投放引擎,负责广告主(商家)的竞价、投放、优化等功能。
电商平台 | DSP 后端系统 | 是否支持多个 DSP |
---|---|---|
阿里妈妈(淘宝直通车) | 阿里 DSP(自研) | ❌ 仅支持阿里内部广告主 |
京东广告(JZT) | 京东 DSP(自研) | ❌ 仅支持京东商家 |
Amazon Advertising | Amazon DSP(自研) | ✅ 仅 Amazon 内部使用(少量外部站点) |
✅ 电商平台的 DSP 只有一套后端代码,它是一个 “内部广告投放系统”,不会对外部 DSP 开放。
✅ 所有广告竞价、投放逻辑 都在 自研 DSP 系统 内部完成,不会有多个 DSP 参与。
✅ DSP 深度结合 DMP,电商平台通过 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广告投放,这也是 DSP 不会对外开放的关键原因。
所以,在电商广告业务中,DSP 只有一套后端代码,负责整个广告投放体系。
在电商平台的广告投放体系中,通常不会使用 Header Bidding,因为电商广告是封闭生态,不需要多个广告竞价方(DSP)竞争流量。
电商平台 | 是否使用 Header Bidding | 广告竞价方式 |
---|---|---|
Amazon Advertising | ❌ 没有 | Amazon DSP 统一竞价 |
淘宝直通车(阿里 DSP) | ❌ 没有 | 淘宝 DSP 内部竞价 |
京东 JZT | ❌ 没有 | 京东 DSP 内部竞价 |
✅ 电商平台不会使用 Header Bidding,因为广告竞价是内部管理的,不需要多个 DSP 竞争。
✅ 广告库存完全由平台控制,广告位的拍卖机制是自研 DSP 处理的,而不是浏览器端竞价。
✅ 电商平台的 DSP 采用 RTB(实时竞价)机制,但不会像开放广告市场那样使用 Header Bidding。
所以,在电商广告投放体系中,不会有 Header Bidding 的概念。
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系统通常是开放的,可以对接多个 DSP,并且可能会使用 Header Bidding,但具体情况取决于平台的业务模式。
✅ 部分社交平台支持 Header Bidding,但大多数会采用服务器端竞价(Server-to-Server Bidding):
社交平台 | 是否支持多 DSP 竞价 | 是否使用 Header Bidding | 主要竞价方式 |
---|---|---|---|
Facebook Ads | ✅ 支持部分外部 DSP | ❌ 不使用 | Facebook 内部竞价 + Server-to-Server Bidding |
Twitter Ads | ✅ 可对接外部 DSP | ❌ 主要是 Server Bidding | Twitter Ad Exchange |
TikTok Ads | ✅ 可对接外部 DSP | ❌ 主要是 Server Bidding | TikTok Ad Exchange |
Snapchat Ads | ✅ 支持外部 DSP | ❌ 主要是 Server Bidding | Snapchat Ad Exchange |
✅ 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系统是开放的,通常会对接多个 DSP,类似 Ad Exchange。
✅ 大多数社交媒体不会使用 Header Bidding,而是使用 Server-to-Server Bidding,提高竞价效率。
✅ 多 DSP 竞价能提升广告收益,因此社交平台更倾向于 Ad Exchange 形式,而不是单一 DSP 体系。
所以,社交媒体广告系统比电商平台更开放,支持多个 DSP,但主要采用服务器端竞价,而不是 Header Bidding。
Server-to-Server Bidding(S2S Bidding) 是一种广告竞价方式,在服务器端进行实时竞价(RTB),而不是在用户的浏览器或 App 端执行 Header Bidding。
1️⃣ 用户访问媒体网站或 App(如 Facebook、TikTok、Twitter)。
2️⃣ 媒体方(Publisher/SSP)向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发送广告请求。
3️⃣ Ad Exchange 服务器与多个 DSP 服务器进行实时竞价(而不是在用户端发起多个请求)。
4️⃣ Ad Exchange 选择最高出价的广告,并返回给媒体方进行展示。
对比项 | Server-to-Server Bidding(S2S) | Header Bidding |
---|---|---|
执行位置 | 服务器端(Ad Exchange 直接与 DSP 交互) | 浏览器或 App 端(前端并行请求多个 DSP) |
请求数量 | 仅 1 次请求到 Ad Exchange,Ad Exchange 负责调用多个 DSP | 浏览器直接向多个 DSP 发起请求 |
页面加载速度 | 快(浏览器无需并行处理多个 DSP 请求) | 可能慢(影响页面加载速度) |
延迟(Latency) | 低(因服务器端并行计算,响应快) | 高(前端并行处理多个 DSP 请求) |
适用场景 | 社交媒体、移动广告、大型广告平台(Facebook、TikTok、Snapchat) | 开放广告生态(新闻网站、APP、展示广告) |
✅ 提高广告加载速度 → 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 减少浏览器端请求负担 → 适合移动端、App 端广告投放。
✅ 提升 DSP 竞价效率 → 服务器端更容易优化广告竞价流程。
结论: Server-to-Server Bidding 是 社交媒体、移动广告平台的首选竞价方式,因为它能提高广告展示效率,而不是像 Header Bidding 那样影响页面加载速度。
当 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拼多多)向 Facebook、Google 等目标平台投放广告 时,所用的 RTB 相关模块(SSP、Ad Exchange、DSP、DMP) 都是 Facebook、Google 提供的,而不是电商平台自研的。
在这种 站外广告投放 场景下,电商平台只是广告主(Advertiser),竞价流程完全由目标平台的广告系统负责:
模块 | 归属 | 具体作用 |
---|---|---|
SSP(供应方平台) | Facebook/Google | 由 Facebook/Google 负责管理广告位,决定哪些广告位可供竞价。 |
Ad 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 | Facebook/Google | Facebook/Google 作为广告交易平台,负责组织竞价、选择最高出价者。 |
DSP(需求方平台) | Facebook Ads / Google Ads | 电商平台 通过 Facebook Ads / Google Ads 参与竞价,但竞价核心逻辑由目标平台控制。 |
DMP(数据管理平台) | Facebook/Google | 目标平台的 DMP 负责用户数据分析、广告定向投放,电商平台只能使用其数据能力,不能直接访问。 |
当 电商平台投放广告到 Facebook/Google 时,实际流程如下:
1️⃣ 电商平台(广告主)在 Facebook Ads / Google Ads 里提交广告投放计划(人群定向、预算、出价策略)。
2️⃣ Facebook/Google 的 Ad Exchange 组织广告竞价,决定哪个广告展示。
3️⃣ Facebook/Google 的 DSP 自动竞价,如果电商平台的广告出价最高,就会赢得广告位。
4️⃣ Facebook/Google 的 DMP 负责用户数据分析,优化广告展示效果。
5️⃣ Facebook/Google 的 SSP 负责管理广告位,并投放最终中标的广告。
✅ RTB 竞价的核心模块(SSP、Ad Exchange、DSP、DMP)全部来自于目标平台(Facebook、Google)。
✅ 电商平台不能使用自己的 RTB 系统,而是依赖 Facebook Ads / Google Ads 进行竞价。
✅ 电商平台只能充当“广告主”(Advertiser),但无法控制竞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