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中的中断机制:原理与多系统实现对比

操作系统中的中断机制:原理与多系统实现对比


编程相关书籍分享: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763579/article/details/145855793
DeepSeek使用技巧pdf资料分享: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763579/article/details/145884039


1. 中断机制概述

1.1 什么是中断?

中断(Interrupt)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异步事件处理机制,允许外部设备或内部异常事件打断CPU当前任务,强制其执行预设的特定代码(中断服务程序,ISR)。中断是实现多任务、实时响应和设备控制的核心机制。

1.2 中断的分类

类型 触发源 示例
硬件中断 外部设备 键盘输入、磁盘I/O完成
软件中断 程序主动触发 Linux的int 0x80系统调用
异常 CPU执行错误 除零错误、页缺失(Page Fault)
硬件中断
软件中断
异常
中断触发
中断类型
设备控制器发送信号
程序执行int指令
CPU检测到错误

2. 中断处理流程

2.1 硬件支持

  • 中断控制器(如APIC):管理多个中断源的优先级和路由。
  • 中断向量表(IVT)或中断描述符表(IDT):存储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

2.2 中断处理步骤

  1. 中断触发:设备或异常生成中断信号。
  2. 中断响应:CPU保存当前上下文(寄存器、程序计数器)。
  3. 中断分发:通过IDT跳转到对应的ISR。
  4. 中断处理:执行ISR代码。
  5. 中断返回:恢复上下文,继续原任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