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下的电子田野

北风下的电子田野

北风呼呼地吹着,黄昏时分的天色慢慢染上了一层暮色。 这是冬末春初的季节,寒冷的气息在田间流动,玉米碎撒满已耕的田地,吸引了一群麻雀和鸽子。 许先生站在田边,沉思着,手里捏着一把玉米碎,看着飞来飞去的鸟儿。 他的心却并不在田地上,而是在另一个世界里——电子的世界。

 许先生是一名电子工程师,年轻时因热爱电子学,常在家中绕制谐振线圈,自制收音机。 他的母亲和胞弟当年总在厨房忙碌,瓦斯炉上炒着面,电锅里炖着鸡肉汤,香气四溢,而他则躲在房间里,手持电烙铁,焊接二极体与场效电晶体。 那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如今,家母已不在,胞弟也远赴他乡。 许先生继续在电子领域工作,但他内心始终对往日的田野生活怀有一丝乡愁。 他常回到这片祖传的田地,既是为了纪念家族,也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平静。

 这一天,他带着一台自制的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的核心是一个他绕制的精密谐振线圈。 他试着调整频率,想听听乡间的声音。 嘈杂的电波声中,忽然有一段音乐清晰地传来,是一首熟悉的老歌。 他恍若回到了年少时,听着母亲哼唱这首歌,手中焊接的面包板电子元件散发着松香的气味。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车声。 许先生抬头一看,是一辆小货车驶近,车上装满了从电商「广华电子」和「淘宝网」订购的电子元件。 原来是他的学生们送来了器材,准备与他一起研制新的声频功率放大器。 学生们中有个年轻人兴奋地问:「老师,这次我们能不能改进电路效率,把音质做到更完美?」

许先生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当然可以,但记得,电子学不只是数据和公式,它就像这片田地一样,需要耐心和热爱去耕耘。」

黄昏的余晖中,田间的鸟儿飞舞,收音机里的音乐悠扬地流淌,许先生和学生们在田地旁的工棚里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作。 北风依然呼呼地吹着,但在这片田野间,却弥漫着温暖的创新与传承之光。

  

北风的电波

北风呼呼地吹,
田地静默,
玉米碎是撒下的希望,
鸽子与麻雀在风中轻声对语。

 许先生站在时光的边缘,
手中握着自制的收音机,
记忆的旋律从电波中穿越而来,
那是母亲在厨房里的歌声,
也是青年时焊接线圈的光。

 学生们带着电子元件而来,
像鸟群飞返故巢,
他们问着未来的声音,
他微笑,
「创造,是耐心的耕耘,
如同这片土地。」

黄昏染红了天际,
风携着远方的声音,
在田间,在工棚,
在每一颗电子元件间回响。

 那不是风,
而是传承,
在田野里低声吟唱。

你可能感兴趣的:(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