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表达式常用

1.正向先行断言(?=)

正向先行断言用于检查某个模式在当前匹配位置后是否存在,而不包括该模式本身在内。

语法

X(?=Y)

这个模式将匹配 X,前提是 X 后面必须跟着 Y。但只会返回 X 的匹配结果。

示例

\d(?= dollars)

在这个例子中,\d 会匹配任何单个数字,但只会在数字后面跟着 " dollars" 的情况下匹配。字符串 5 dollars 可以匹配到 5,而 5 euros 则不会。

2. 反向先行断言(?<=)

反向先行断言用于检查某个模式在当前匹配位置前是否存在,同样不包括该模式本身在内。

语法

(?<=Y)X

这个模式将匹配 X,前提是 X 前面必须跟着 Y

示例

(?<=dollars )\d

在这个例子中,\d 会匹配任何单个数字,但只会在该数字前面跟着 "dollars " 的情况下匹配。字符串 dollars 5 可以匹配到 5,而euros  5则不会。

3. 匹配指定集合中任意一个字符 [abc]

[ ] 表示匹配其中任意一个字符。

如: 

a[bcd]e:则表示a和e的中间须是b,或c,或d其中的一个

[a-z]:[值1-值2] 则表示值1到值2中间的所有字符都满足(包括值1和值2)。常用该正则来表示大小写字母范围,数字范围。

如:

a[b-d]e:等同于 a[bcd]e,因为 b-d 其实就是b,c,d三个数。

4. 不匹配指定集合中任意一个字符 [abc]

[^ ] 表示不与中括号里的任意字符匹配。

如: 

a[^bcd]e:则表示a和e的中间除b,c,d这三个字符外,其他的字符都满足。

5. 后向引用 \num

这里的num指number,也就是数字,当\后面跟数字,表示匹配第几个括号中的结果。

比如:现在有 abcd 字符串,当我们用小括号把 c 包裹起来后,然后在字符串后面写上 \1,即 ab(c)d\1,则这里的 \1 就指 c,因为 \1 表示第1个小括号中的结果。

ab(c)d\1:等同于 abcdc 。

如果我们继续把 ab(c)d\1 中的 d 包括起来,并在后面写上 \2,即 ab(c)(d)\1\2, 那么这里的 \2 就表示 d 这个字符,因为第2个小括号的结果是 d,所以整个表达式就等同于 abcdcd 。

ab(c)(d)\1\2:等同于 abcdcd,也等同于 ab(cd)\1 。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正则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