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的学科知识体,计算机导论..ppt

计算机导论..ppt

计 算 机 导 论 前 言 “我会计算机”,已经没有优势,计算机人怎么办? 《计算机导论》课的作用 计算机作为信息化社会的工具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产生众多的应用领域,学什么? 计算机学科的特点——集理科与工科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如何学? 《计算机导论》——从学科整体出发,综述性地、深入浅出地介绍计算机学科的有关知识与技能,起导向的作用——是从事计算机信息学科学习学生的“导游图”,是对整个计算机学科有一个鸟瞰式的纵览。 《计算机导论》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计算机会“自动计算”的基本原理 掌握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知识,结合技能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知道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确立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努力方向 明白计算机学科的各专业所开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弄清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和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逻辑结构。 《计算机导论》具体学习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有关基本知识 了解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初步知道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掌握计算机科学体系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优势,初步确定好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努力方向 知道计算机科学学科的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学习方法、能力要求 知道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学科特点 了解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学科形态、核心概念 初步掌握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典型方法和典型实例 了解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知道计算机科学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形成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视计算机学科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从宏观入手把握问题,不纠缠于个别细节,从学科体系上把握整个知识体系。 重视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训练紧密结合,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同时,通过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学习加深对《计算机导论》课程有关概念的理解。 北大方正网络传播事业部陈超先生以亲身体会认为: 计算机应用方向很多,潮流也很新,许多人这学一点,那个学一点,结果个个都不精通.总觉得是在原地打转.作为计算机的学生要做到面广且专.即对计算机的每一个领域都要了解,专业知识要专,对一个方向的专业知识要精通. 他认为:如果在刚进校门时就能得到老师这方面的指导也许四年大学的学习收获可能会更多一些. -----摘自清华大学主办《计算机教育》2004.第八期 p24 计算机IT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阅读参考书 计算机科学概论(第八版)Computer Science : an overview,[美]J.Glenn Brookshear著,王保江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9月。 黄荣胜等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讨论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和方法 2.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与人类向信息化迈进的必然性 3.理解了解计算机的冯?诺依曼模型 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5.知道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6.掌握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及其换算 7.初步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8.知道计算机的应用与信息化社会的关系 9.熟悉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和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 回顾计算机的发明史,探究“自动计算”的原由和发明创新的原动力——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懒惰”而又富于进取的高级动物 计算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人的智力的主要特征。 “自动计算”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梦想 更快的计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永恒的追求 人类计算能力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认识多少始(有些动物也能感觉“多少”的概念) 结绳、划痕计数——对应抽象的开始 计数符号的发明——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计数符号表示 进位制的产生 阿拉伯数字1、2、…、7、8、9、0 十进制、二进制、…、p进制 现代数学(特别是形式逻辑)的发展——计算模型理论和二进制的出现 计算工具的发明 中国的筹算 算盘 帕斯卡机(法)1623-1662 莱布尼兹加法机(德)1646-1716 巴贝奇差分机(英)1792-1871 “二次”大战催生了计算机——终于圆了人类自动计算的梦 图灵等一批数学家构造出了自动计算模型,从理论上作了准备 社会发展和战争的需求——美国人口普查、弹道计算 计算机诞生后的迅猛发展的历史 第一代 (1946-1959)电子管 第二代(1959-1965) 晶体管 第三代(1965-1975) 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5-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为什么发明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 工业革命、战争的推动 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计算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导论的学科知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