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在Python中,顺序结构就是指按照代码的顺序依次执行每个语句或操作的程序结构。顺序结构中的代码按照它们在源代码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执行,没有条件或循环来改变执行顺序。
a = 10
print(f"此时a的值为:{a}")
a = 20
print(f"此时a的值为:{a}")
a = 30
print(f"此时a的值为:{a}")
a = 40
print(f"此时a的值为:{a}")
a = 50
print(f"此时a的值为:{a}")
显而易见,在这个代码中,我们对变量a赋值五次,每次赋的值都不同,而每次输出都是输出重新赋值,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顺序结构,程序自上而下来运行。
# 打印欢迎信息
print("欢迎来到Python编程!")
# 获取用户输入
name = input("请输入您的名字: ")
# 打印用户输入的名字
print(f"你好,{name}!")
# 打印退出信息
print("感谢使用Python编程,再见!")
在上述代码中,每个语句都按照顺序依次执行。首先,打印欢迎信息,然后获取用户输入的名字,接着打印用户的名字,最后打印退出信息。没有条件或循环来改变代码执行的顺序。
顺序结构在许多编程任务中都是常见的,特别是在执行一系列操作或指令的情况下。它是程序执行的基础,可以用于建立更复杂的程序结构,例如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由于顺序结构没有任何难度,演示到此,接下来讲解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分支结构也叫选择结构可以理解成我们的程序像一棵树,有很多树杈,程序入口就像是树根,而程序的结束口就像是由树枝连接的每一片叶子,这时候一只虫子从数根向其中的一片叶子出发,而每一个分岔口都需要进行选择树枝才能最终到达自己想要的那片叶子。
在Python的分支结构中,if语句用于根据条件的真假来选择性地执行特定的代码块。
if condition:
# 执行条件为真时的代码块
if
语句后面缩进的代码块。在Python的分支结构中,if-else语句用于根据条件的真假选择性地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 获取用户输入的数字
number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
# 判断数字是否为正数
if number > 0:
print("这是一个正数.")
else:
print("这不是一个正数.")
需要注意的是,if-else语句只能处理两种可能的情况,即条件为真和条件为假。如果需要处理多个条件,可以使用if-elif-else语句,其中else用于添加额外的条件分支。
# 获取用户输入的分数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你的分数: "))
# 判断分数等级
if score >= 90:
print("优秀")
elif score >= 80:
print("良好")
elif score >= 70:
print("中等")
elif score >= 60:
print("及格")
else:
print("不及格")
在Python中,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都是条件语句,用于在程序中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单分支结构使用if语句,表示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果条件为假,则跳过代码块。双分支结构使用if语句和else语句,表示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if语句中的代码块,如果条件为假,则执行else语句中的代码块。(代码可以参考上边)
在Python的分支结构中,可以使用嵌套的if-else语句来处理更复杂的条件情况。嵌套分支是指在一个分支结构内部嵌套另一个分支结构。
# 获取用户输入的数字
number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
# 判断数字的正负
if number > 0:
print("这是一个正数.")
elif number < 0:
print("这是一个负数.")
else:
print("这是零.")
# 判断数字的奇偶性
if number % 2 == 0:
print("这是一个偶数.")
else:
print("这是一个奇数.")
在Python中,while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给定的条件不再满足。
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
while condition:
# 循环体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while
循环打印从1到5的数字:
# 初始化计数器
count = 1
# 循环打印数字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1
在上述代码中,初始计数器count被设置为1。然后,while循环检查条件count <= 5,如果为真,则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循环体中的代码打印当前的计数器值,并将计数器递增1。循环继续执行,直到计数器的值大于5,即条件不再满足时,循环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循环条件一开始就不满足,循环体中的代码将不会执行。
在使用while循环时,需要小心避免进入无限循环的情况。为了避免无限循环,需要确保循环条件能够在循环的某个点变为假,或者在循环体内使用适当的控制语句(例如break语句)来提前终止循环。
while循环提供了一种在满足特定条件时重复执行代码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循环条件和循环体,以实现不同的循环逻辑。
在Python中,for循环用于迭代遍历可迭代对象(例如列表、字符串、元组等)中的元素,执行相应的操作。
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
for item in iterable:
# 循环体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for
循环遍历列表中的元素并打印出来:
# 定义一个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 遍历列表元素并打印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在上述代码中,for循环遍历了列表fruits中的元素,并将每个元素赋值给变量fruit。然后,循环体中的代码打印出当前的水果名称。循环会依次迭代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并输出它们。
除了列表,for循环还可以用于遍历其他可迭代对象,例如字符串、元组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如何使用for循环遍历字符串中的字符并打印出来:
# 定义一个字符串
message = "Hello, World!"
# 遍历字符串中的字符并打印
for char in message:
print(char)
在上述代码中,for循环遍历了字符串message中的每个字符,并将每个字符赋值给变量char。然后循环体中的代码打印出当前的字符。
for循环提供了一种简洁和方便的方式来遍历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变量和循环体,以实现不同的循环逻辑。
range()函数是一个常用的工具,通常与for循环结合使用,用于生成指定范围内的整数序列。
当使用range()函数和for循环结合使用时,可以用来遍历指定范围内的整数序列,并对每个元素执行相应的操作。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如何使用range()函数和for()循环计算1到10的整数的平方:
# 遍历范围内的整数并计算平方
for num in range(1, 11):
square = num ** 2
print(f"{num}的平方为:{square}")
在上述示例中,range(1, 11)生成了一个整数序列1到10。for循环使用迭代变量num遍历该序列,并在每次迭代时计算当前整数的平方。计算结果存储在变量square中,然后使用print()函数打印出每个整数及其平方的结果。
输出结果将是:
1的平方为:1
2的平方为:4
3的平方为:9
4的平方为:16
5的平方为:25
6的平方为:36
7的平方为:49
8的平方为:64
9的平方为:81
10的平方为:100
通过结合range()函数和for循环,可以方便地遍历指定范围内的整数,并对每个整数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组合常用于需要处理特定范围的数据的情况,例如迭代计算、数据转换等。
3.2.2 拓展range()
range()函数是Python中用于生成整数序列的内置函数。它返回一个可迭代对象,可以用于迭代遍历整数序列。
range()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range(stop)
range(start, stop, step)
双层循环是指在循环体内部嵌套另一个循环。在Python中,可以使用嵌套的while或者for循环来实现双层循环的逻辑。也可以for和while互相多层嵌套。
row = 1
while row <= 9:
column = 1
while column <= row:
product = row * column
print(f"{column} * {row} = {product}\t", end="")
column += 1
print()
row += 1
以下是使用双层for循环打印九九乘法表的示例代码:
for row in range(1, 10):
for column in range(1, row + 1):
product = row * column
print(f"{column} * {row} = {product}\t", end="")
print()
for row in range(1, 10):
for column in range(1, row + 1):
product = row * column
print(f"{column} * {row} = {product}\t", end="")
print()
for循环和while循环是Python中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的两种主要循环结构。它们在循环逻辑和应用场景上有一些区别。
适用范围:
循环条件:
控制方式:
初始化和更新:
选择使用for循环还是while循环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情况。一般来说,当需要对一组已知元素进行迭代时,使用for循环更方便。而当需要根据特定条件重复执行代码块时,使用while循环更合适。
在实际应用中,for循环通常用于遍历和处理集合、列表、字符串等可迭代对象,而while循环则常用于需要根据某种条件执行代码块的情况,例如输入验证、计数器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