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认字认半边,有时候,没什么不好

在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使用词根词缀法来解释、记忆单词的网站或发帖,但很明显,这些网站和发帖,往往存在大量相互抄袭的现象,这导致了对很多词缀词缀的解释一旦出错或者解释不合理,变会普遍地以讹传讹,或是大量的类似的生搬硬套的现象出现。

比如和表示【站】和【坐】相关的词根和单词,就非常地多,这些词根或单词,通常包含两个字母s-和t-,比如sit,表示坐,stand,则表示站,又比如词根st-、sta-、stat-、sist-等都有表示站的含义,所以,很多相关单词,那些喜欢抄来抄去的网站或帖子,就会纯粹以站来表示,这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estate这个单词,表示“庄园或成片的私人土地”,通常,其结构分析可能会是这样的:

  • estate = e- prefix表示“出” + stat- 站,立 + -e = 庄园,成片私有的土地等

这个结构分析中,对词根stat-的标注,其实认真讲,我们不能说它是错的,这并不没有错,但它使用的是该词根的本义或基础含义,所以解释起来通常会有一些别扭或不通顺的地方,因为土地是不会站、也不会立起来的,那怎么办呢?我们应当使用stat-这个词根的引申义或比喻义,使用它的次生含义来进行解释。

秀才认字认半边,有时候,没什么不好_第1张图片

我们来看一下汉字【站】这个字,如果秀才认字认半边的话,我们应当看到其中包含另一个汉字【占】,这个【占】就是占据的、占领的占,这个【占】就是词根stat-的次生含义,比如,我们将上面的例词estate中的词根stat-使用【占】来补充解释或直接解释,就会更加清晰和通顺:

  • estate = e-(=ex-)“出”、向外 + stat- 站,立->占,占据 + -e = 指向外扩展或扩张,占据大量土地面积或地理空间 = 庄园,成片私有的土地等

汉字【占】对于汉字【站】来说,既起到了声音标注的作用,又诠释了该字的部分含义,【站】字如果秀才认字认半旁的话,毫无疑问,就是左边结构【立】的意思,但其实右边结构【占】除了表音外,也可表示站定、占据一类的含义,这是立或站的结果或状态,是其内在义涵或对应行为的特征之一。同样,词根stat-表示【站或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estate一词中,显然是【站或立】的实际表示的引申或另一层含义,即【占(表占据)】的含义,所以,我们直接在解析estate一词,将stat-标注为【占或占据】或者标注为【站、立->占、占据】会更加合理,就是这个缘故。

又比如resist,表示“抵抗,抵制,反抗”一类的含义,其中的词根sist-通常也是被解释或标注为【站立】:

  • resist = re- 重新 + sist 站立 = 抵抗,抵制,反抗

所出现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标注得更加的完整或进行延伸标注地话,诠释起来,会更加的饱满、合理或多样一些,比如改为:

  • resist = rere- 重新,又,再,反复;返,回 + sist 站,站立,站定->占,占据 = 抵抗,抵制,反抗

我们可以将resist理解或想像为一个人被打倒或推倒后重新站立起来,以表示反抗、对抗或抵抗这类的含义;也可以将其理解或想像成人员或部队返回或折返之后,占据一个地方,进行或展开防御或反抗,这样,对于resist这个单词的会意或重构与诠释,就会变得更为鲜活、顺畅和饱满,而不是干瘪、别扭和牵强。

秀才认字认半边,有时候,没什么不好_第2张图片
我们来看上面这副图,这是一个设立在中途的简易公交换乘点,即简易公交站,它相对应的单词,就是大家都熟悉不过的 stop,那如果我们不追溯词源或根据历史事实来确定词根含义,我们如何来解释或标注 stop 这个单词的结构、并最终得到【(中途)公交站】这个含义呢,其实,我们可以将它解释成【站】、【坐】、【占】,都是可以的:

  • stop = st-【站】、【坐】、【占】 + op = 中途公交站点

第一种解释,你可以理解为,过去设计的站点,非常简陋,大家下了车(可能是马车哦),就站在那里,因为没有座位这样的公共设施,所以st-解释为【站】,所以stop本质上是一个【站点】。

第二种解释,你可以理解为,因为是换乘,过去的站点等一趟车,通常不知道等到鬼时候再能等到,通常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多换乘的乘客,哪怕stop这个点,根本没有提供座位这样的公共设施,因为等久了/需要等久的缘故,很多人习惯性的,就会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去,坐的人会很多;另外,stop是一个固定的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坐落于某处,因此,可以将st-理解为station的词根stat-,解释为【坐】或【坐落】;但也恰恰是现实需求的缘故,现代城市中的stop,通常都会提供一些功能简易的、设计简洁的座位,方便大家临时坐一坐,休息一下。

第三种解释,可以解释为【占】,这个占,就是占据的占,和第二种解释【坐落】含义上是相通的,但也和【设置、设定】的含义相通,你既可以将它理解为是【坐】的引申,也可以理解为是【站】的引申,还可以将它理解为是【设定】(这里的设定具体就是插一个东西在地面上、起某种作用或功能,就是把功能设施设于某处或固定在某处)的引申。

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地话,我们对于stop的解释,可能会做稍加调整,因为stop 这个单词,它更基础的含义、使用更广泛的含义,其实是【停、停止】这个的义项,而且stop中包含了top这样一个单词,所以,我们的结构分析应当是这样的:

  • stop = st-停 + top顶

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其实所谓的中途简易公交站,它的主要的公交设施,有两种,都和top有关:

  • 一种是遮蔽设施,也就防雨的简易顶棚:是作为临时换乘站点,我(政府或公交机构等)可以不给公众提供坐位之类的设施,但下起雨来,让大家都弄成落汤鸡一样,那实在不大好看,所以,通常stop会有一个遮风挡雨的简易顶棚这样的设施;
  • 另一种是,哪怕顶棚和座位都没有,但无论如何会立个竿子,在它的最上边绑上或固定位一块横向的牌子,写上本站的名字,这个写字的横牌或木片之类的东西,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固定于杆或竿子的最高处,另一个是字(站名)会尽量写得大一些,目的是为了醒目和显而易见,这个东西,通常是无论如何是不能省的。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简易挡雨用的顶棚,还是标识或广告用的标识牌(站牌),都和top(顶【头顶或顶部)】)这个概念或单词有关,我们在分析top这个单词的有关文章,已经解释过了,它的主要含义来自于字母p,这个p表示人的头,也就是头或人顶,这个顶其实通项,项是脖子,顶是顶部,是项上之头的意思,我们在其它的文章中,还比较性地解释过,字母b和p,都表示【头】这样的含义,b是头向下,p是头向上,比如:

  • top = to-表指向,意为朝、向、往 + p头,人头,头向上 = 顶,顶部,顶端等
  • duck = d头,头向下 + u水容器、水 + ck(=通g-)抓取、捕食 = (鸭子喜欢)头向下、扎进水里进行捕食,有拟声成份du-/duck-通汉字【嘎】,嘎嘎叫的意思

另外,s和t两个字母,相结合构成的诸多表示【站】或【坐】的所谓的词根,认真讲,其实是分析的结果,我们将它们直接成看是某种结构,会更具包容性一些;而【站】和【坐】,在本质上讲,是具有相通性的,表示站的比如st-之类的词根,其【站】字面本义,是指从【坐】的状态或姿态下(重新)变成【站】的状态或姿态,也就是指是从坐变成站起来,是从坐的姿势重新伸展身体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似弹簧一样,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老外所谓的【站】和【坐】是什么意思了。

  • st- = s坐 + t生长;伸展;延伸;朝、指向 = 从坐姿重新伸展身体、站起来 = 站,立

总之,【站】,可以以秀才认字认半边的方式来理解,就是理解为【立】,是一个站起来、立起来的动作、过程和结果。这就是st-表【站】的本质。

但这样理解,还不够透彻,因为我们还应当看到【站】和【坐】相通,除了【站】的概念原起于【坐】,其实二者,还有另外一些共通点,这里我们再讲两点:

  • 【1】【站】和【坐】通【占】,二者都和静止不动、固定、占据等含义相通
  • 【2】【站】和【坐】通【停】,二者都和静止不动的含义相通,引申为停止、停在那、停下来、暂停等与停有关的含义

所以,stop一词,无论你将st-解释为【站】,还是解释为【坐】,【站】和【坐】都是相通的,最终它使用的其实主要是其引申义,即【停或停止】

  • stop = st-停,停止,临时停下来、停一下 + top顶->顶棚(头顶的简易挡雨遮蔽物);立柱顶牌(标识站名) = 中途临时停车的换乘公共站点(通常有两样简易设施,站牌和顶棚)

秀才认字认半边,有时候,没什么不好_第3张图片

这样,stop这个单词,我们就完全解释通顺了,总之,stop中的st-确切地讲,既不是【站】、也不是【坐】的意思,而是【停,停止】的意思,这个义项,本质上在这里是【站】和【坐】的引申义,表示像站或坐一样,静止不动的意思,引申为停、停止,所以又和【站】和【坐】存在内在的关系,而【站】的含义当中,其实也是包含了【坐】的含义的,因为字面义是由【坐】到【站】这样来的。

这个st-表止静止不动或停止的含义,我们还可以在其它地方看得到。

比如形容词有一个比较级-er和最高级-est,其实最高级-est中的st-,就通stop中的st-,意思是停下来的意思。

而-er和-est这两个结构或词缀(后缀或格属形式)中的字母e,含义表示走、行走,向前或延伸等含义,这样的一些含义主要来自于字母e的大写形式E,E,象形,通汉字【出】,是脚趾印的形象,代表脚趾或脚/足这样的基础含义,引申为走、行走、运动、向前、向外、延伸等次生含义。很显然,-er和-est我们直接将e解释为【走】就可以了,-er可以理解为向前走、有进步、进一步、不断向前走、深入,是一个比较级或程度加深的意思,简单理解为:更、进一步、程度更深即可,如果你理解了,记个【更】就可以了,如果你以前没有理解,最好记为【进一步】和走的含义联系起来会更好,而-est,则可以理解为走到头(自然地)停在了终点,或走到最后、走完了也就停了下来,即用行进或征途、征程来打比方,走到站点、停下来了表示行程最远、程度最深、级别最高、到了终点、任务完成、到顶、相比更牛最厉害这样的意思,无论如何,如果你需要简单,就可以将-est用一个【最】字进行概括即可:

  • -er(表比较形式中的高最级的固定形式或后缀) = e趾、趾痕->走、行进、通向、伸延 + 大写R头->引领,引领向前/r绳索、河流->伸延、向前、奔流 = 不断向前,不断走 = 比较用法中的比较级:表进一步,简记【更】
  • -est(表比较形式中的高最级的固定形式或后缀) = e趾、趾痕->走、行进、通向、伸延 + st(=stop)站、站定->停,停止,停下来 = 比较中的最高级:表【最】

秀才认字认半边,有时候,没什么不好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estate地产,stop公交换乘点,中途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