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译器角度理解C++代码的编译和链接原理

从编译器角度理解C++代码的编译和链接原理_第1张图片

1. 编译过程中,符号是不生成虚拟地址的。

2. 链接阶段,各个段就要进行合并了:.text<=>.text、.data<=>.data、.bss<=>.bss

  • 步骤一:所有对符号的引用,都要找到该符号定义的地方。
    常见问题:符号未定义、符号重定义

  • 步骤二:符号解析成功以后,给所有的符号分配虚拟地址。

3. 常用命令

// -o:指定生成可执行文件的名称。使用方法为:g++ -o afile file.cpp file.h ... 
// -c:只编译不链接,只生成目标文件。
// -g:添加gdb调试选项。
g++ -c main.cpp // 生成main.o文件
objdump -t main.o // 查看.o文件的符号表
readelf -h main.o // 查看ELF文件头
objdump -s main.o // 查看常见段,如.text、.data
readelf -S main.o // 查看所有段
g++ -c main.cpp -g // 生成main.o文件,添加调试信息
objdump -S main.o // 查看汇编后代码
ld -e main *.o // 链接,main代表入口文件,生成a.out
objdump -t a.out // 查看符号表
objdump -S a.out // 查看汇编后代码(有地址,说明可执行)
readelf -h a.out // 查看ELF文件头:类型由 可重定向文件 变为 可执行文件;程序入口地址变为程序代码第一行地址(objdump -S a.out可查看)
readelf -l a.out // 查看program headers段:哪些需要加载到内存中

4. 如何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

从编译器角度理解C++代码的编译和链接原理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C/C++,c++,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