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ica数据库可以说是7年之后的C-Store,在2012年发表的这样一篇论文,描述了现在基于C-Store的一部分改进,当然,Vertica借鉴了很多C-Store的思想,但并非完全是C-Store。由于Vertica也是分析型数据库,所以数据设计的目标也是重读不重写或者说是重分析轻事务(Vertica was explicitly designed for analytic workloads rather than for transactional workloads)。那么什么是事务压力,什么是分析压力呢。
既然Vertica数据库应用场景在于分析,所以主要压力来源于查询,那么列式数据库相对于传统的行式数据库而言,在事务上控制相对难,但是在查询和分析上有天然的优势。
这一部分Vertica的设计和C-Store基本一致,在数据模型上,同样是projection和segment,Vertica同样是分布式数据库,在数据分布上,以Segment为单位,至于怎样划分Segement,Vertica采用Hash某一个属性值得方式进行划分。
另外在压缩方面,也和C-Store大同小异。压缩方式有六种:
这一块儿是Vertica相对于C-Store改进的地方,查询执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析SQL语句,转变为数据库内部可以执行的执行方案。那么针对这一目的,Vertica设计了查询执行这一模块。
计划的执行是通过Execution Engine(EE)进行的,在EE内部,实现了7种物理运算符:
在C-Store中,有最小化的查询优化模块,只提供了很简单的查询优化操作,join的操作顺序呢完全是随机的。这一块儿是Vertica相比于C-Store改进最大的地方,Vertica在查询优化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StarOpt,StarifiedOpt,以及V2Opt。
但是论文里面仅仅只是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介绍,并没有说明实现的具体思路是什么。所以很可惜,毕竟是HP的商业数据库,所以这一块儿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思想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