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婚姻中,能做到这两点的夫妻,一定不会走散

钱钟书先生曾在他的著作《围城》一书中,将婚姻比喻成了围城。

01

处于围城中的人,在最初的时候,由于晕轮效应的存在,所以是无比欢喜的。

可是随着琐事的增多,随着晕轮效应的消失,这份欣喜就慢慢变淡,然后消失,最后竟然生出厌恶的心理。

于是看着围城外面那些单身的人过得无比精彩,就希望自己也能走出来,挣脱婚姻的束缚,重新呼吸新鲜的空气。

只是此时的她或者是他,已经不复当初的模样,他们升级成了父母,他们的脸上有了皱纹,他们的身上有了责任。

一个人走,固然痛快,可有时候会觉得很愧疚,因为年老的父母需要他们照顾,幼小的孩子需要他们呵护。

如果他们离开,那么老人和孩子就失去了支撑,失去了遮蔽,失去了依靠。

一想到这里,那颗想要走出去的心,就慢慢地淡了。有时候放眼四周,发现大部分的婚姻都是一地鸡毛,就连明星也不能避免。

干脆,就这样凑合过吧!他们在那颗想要离开的心蠢蠢欲动的时候,这样劝自己。

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即便是再深爱的人都逃不过。他们在特别想要离开围城的时候,这样劝自己。

所有的爱情,最后多半会变成亲情,所以不要妄想再次享受爱情的美好了。他们看着城外热恋的情侣,这样劝自己。

如果一颗心需要一次次劝解,那多半是因为这颗心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了厌烦。

可是再厌烦也得过下去,不然谁来照顾父母,谁来呵护孩子?

于是整个人,就在这样相互撕拉慢慢变老。当下一辈人向他们请教婚姻的秘诀时,他们会说:婚姻都是凑合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02

有一种夫妻,不管结婚多少年,他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有时候可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时候也可能是自己心中的烦恼,有时候也可能是正儿八经的大事……

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说到一起。哪怕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的语气并不好。可是不管如何,他们那双手,都紧紧地握在一起。

他们并会刻意地秀恩爱,然而众人就是觉得,他们每每出现,都给别人一种撒狗粮的感觉。

他们有时候是恋人,会你侬我侬地依偎在一起;他们有时候是知己,会天南地北地聊着;他们有时候是亲人,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就足以知道对方心中的想法。

他们的感情就像是被珍藏了多年的美酒,仅仅闻上一下,都觉得香甜无比。

情感专家将这种婚姻模式,称之为余生。

对于余生模式的夫妻来说,生活纵然也有琐碎,也有难过,也有伤心,但这都是短暂的。

在他们的生活中,甜蜜永远是主调。

为什么同样是夫妻,有人将婚姻过成了鸡毛,有人将婚姻过成了诗歌呢?

大概是因为将婚姻过成余生的夫妻,都做对了以下几件事情。

03

相互尊重

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接触人群不同等等,纵然因为有荷尔蒙的出现,而对对方产生的好感,进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毕竟还是两个人。

即便再相爱,也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所以聪明的夫妻,会相互尊重。

比如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的先生。

钱钟书是五谷不分的大少爷,别说照顾杨绛了,就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所以杨绛自从嫁给钱钟书,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生活就一去不复返了。

那双青葱小手,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变得粗糙,比冬日的树皮还要硬。

如果换作其他女人,估计早就撑不下去了,而杨绛却甘之如饴。

她曾多次表示,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只是角色在变化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委屈。

在杨绛先生看来,钱钟书的价值在于研究著作,书写著作。至于其他,则无需在意,毕竟人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

而钱钟书先生,很是感谢杨绛先生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尊重杨绛先生的决定。

正是因为他们相互尊重,所以他们的婚姻才没有成为围城,而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楷模。

我爱你的优点,但与你的缺点相处时,也不会觉得厌烦。

用心陪伴

比“我爱你”更动听的话语,是“我陪你”。

前面是巍峨高山,不用担心,我陪着你跨过,也许我的力量过于弱小,无法背负我们两个人的人生。但是不用怕,我愿意为你变得强大。

前面是湍流的河水,不用担心,我陪你淌过,也许我们会被河流冲得东倒西歪。但是不用害怕,我会紧紧握住你的手。

前面是无数磨难,不用担心,我陪你一起度过。也许度过的方式并不舒服,但是我的爱人,请相信我会尽力呵护你,不让你受伤。

《司藤》中,司藤先是被丘山虐待,再是被邵琰宽算计,年龄不大,可所受折磨却很多。

许多女性面对这种情况,多半会生出“男人不可信”的想法,就像是对人类恨之入骨的白英。

然而司藤并没有这么做,相反,她依旧相信爱情,甚至为了秦放,不惜毁了白英。

而她之所以会如此,则是因为秦放的陪伴。

秦放告诉司藤,一生一世他都会陪着她。她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书中有个细节,让人很是感动:妻子美棠病得很严重,丈夫平如每天都悉心地照顾着她。

有一天妻子想吃马蹄蛋糕,丈夫就骑了几十分钟的单车,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回来。当他欣喜地递给妻子时,妻子却又不吃了。

换作普通男人,多半会觉得妻子过于折腾,明明是她提出的,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买回来了,他却不要了。

然而平如是这样写的:我那时年已八十七,儿女们得知此事后,无不责怪我不该夜里骑车出去,明知其时母亲说话已经糊涂。可我总是不能习惯,她嘱我做的事,我竟不能依她。

如此朴实的话,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余生不长,愿我们都能遇到这样的爱人,从而携手一生。

我是佳丹,希望我的文字,能够让你活得更加通透,欢迎大家关注我。

如果大家喜欢这些内容,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分享、转发。有什么话请在下面给我留言。

最后想说,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ps:本文所有图片都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婚姻中,能做到这两点的夫妻,一定不会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