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好还是听书好 ?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智能手机普及,各种音视频培训课程也从电脑迁移到便携终端上,而这两年知识付费的推动下,很多听书栏目也推广到线上,如逻辑思维推出的得到专栏,喜马拉雅栏目等等,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类似的栏目仍在涌现。而这背后意味着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传统的纸质报刊杂志上学习,又增加了听人朗读或者解读图书的途径。

对于这种通过听书方式来学习的新事物,有的人欢呼,觉得从看书的劳累中解脱出来了,而且很多听书节目还会对图书进行解读剖析,剖丁解牛般的层层解读,帮你把知识掰开揉碎了交给你,省心省力;而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认为通过别人给你读,看似省力,但减弱了你只字不差的阅读能力和注意力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一些图书解读栏目也让你跳过了自我思考的过程得到别人的结论,丧失了自我思考认知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最终拿着别人的认知结论无法为己所用。这种传统的通过看书与听书两种学习方式那个更好的争论一直没有结果,那到底哪种更好呢 ?

在我看来,要判断两个事物哪个更好,必须先确定判断标准,没有判断标准就没有了可比性。其实,从根本上来说,看书和听书差别在于获取图书信息途径的方式不同,一个是通过眼睛看,另一个是通过耳朵听,但从这个角度看两者没有太大差别。但在使用场景上,就有所区分了。在环境安静而且适合阅读条件下,比如书房或者自习室,图书馆等场所,通过眼睛看的方式阅读比听书有更多的优势,能略读,精读,只字不差的阅读,还能反复的读来提高自己主动获取信息的效率,方式也更灵活;相比之下,听书就被动很多。而如果周围的环境不适合你仔细阅读,比如在地铁上,光线暗淡的环境里或者坐在运动的汽车里,这种情况下听书的方式则更有优势,缓解眼睛疲劳和不适。另一个判断标准是获取的材料类型不同,则看书和听书的优势也不尽相同,比如要阅读学习的材料专业性很强,需要专门时间专注认真学习研究才能有所得,则通过看书阅读的方式比听书更好;而新闻等碎片化的信息通过听书的方式也不影响信息获取。当然,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不能一刀切说哪个方法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书好还是听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