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鸵鸟心态”回避死亡,不如“大笑三声”坦然面对

Alison Killing女士在《城市墓地荒》的演讲里提到了一个话题:人死后如何安葬,安葬在何处?
她曾经在威尼斯举办了一个名为“威尼斯之死”的展览,意在告诉人们:因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的墓葬用地扩展得很快。据统计过去10年,欧洲的墓地的价格上升与房地产相比,竟是3:1,以至于嗅觉灵敏的商人纷纷试水墓地商机。在国内,这一点都不稀奇,曾有人撰文感叹“惊现800万天价墓地!活着买不起房 死后买不到墓地”。

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她在演讲里提到的一种现象:一边是墓地的价格水涨船高,一边是人们对死亡避而不谈。她说:“在欧洲······,只有30%的人跟别人说起过他们将死时的心愿,甚至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也只有45%的人谈起过这个话题,而人们给出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死期还很遥远,或者他们认为谈论它,会使别人感到不舒服。”

这让我想到“鸵鸟心态”。

在对待死亡这件事上,很多人都会采用“鸵鸟心态”,古今中外都一样。

“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是人类用来比喻那些不愿意面对现实、自欺欺人的人。事实上,鸵鸟有时需要吃点沙子帮助自己,而有时是为了伪装避敌。鸵鸟很高大,当遇到危险时,它们可能会蜷伏下身体,把头低下来,在茫茫的沙漠中,就不容易暴露自己。这恐怕是鸵鸟们在与强敌的斗争中积累下来的本领。避敌之术被人类借喻为自欺欺人,鸵鸟们若通晓人类的语言,恐怕要哭笑不得了。

当然,鸵鸟们是不会知晓人类的语言的,人类依旧喜欢用鸵鸟心态来面对死亡。

鲁迅先生在《立论》里讲过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户人家生了小孩,一众客人都捡好听的话来恭维,主客皆大欢喜,唯独有一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他被众人痛打一顿赶走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常见村里的老人,若遇见小孩子对他们笑,就会特别高兴,反之,则情绪低落。原来人们认为小孩子通灵,遇到老人哭,不是好兆头。

老人更容易怕死,因为自知离死不远,而年轻人大都不怕死,以为死亡离自己很远。

我想人们怕死,一是身边大多数人的死亡是非自然死亡的,不是病痛而死,就是遭遇种种意外而死,二是舍不得离开亲人或拥有的一切。

《释迦牟尼佛传》里说到,佛陀还是悉达多太子的时候,因出生时有高人预测长大后他会出家,他的父王就用了种种法子来避免此事的而发生,让他尽享人间欢乐,不让他看见一丝一毫的悲苦之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悉达多太子终究还是遇见了人世间种种悲苦之事,并且选择了求道之路,最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佛后的佛陀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不管怕不怕死,死亡总归会到来,有时较远,有时猝不及防。

遭遇癌症威胁的李开复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与死神擦肩而过,大彻大悟之后写出了《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与其畏言死亡,不如直面死亡,只有真正地直面死亡,才可以从容面对死亡。既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积极面对,努力创造更美好的人生;也要学会爱惜生命,拥有健康的身心;同时也要珍惜亲人乃至他人,学会利人利己,共赢美好人生。

当我们准备好了直面死亡的心态,即使遇到猝不及防的意外,那也可以如计秋枫教授般豁达地对亲友说:“请大笑三声,送我上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其“鸵鸟心态”回避死亡,不如“大笑三声”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