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努力

这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最美、最正确的出发点,有了这样的反思能力,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从个人主观角色去寻找解决问题思路,而不是总是做一个以“借口”赋予自己安慰的“落伍者”。

这又不禁让我回想起12月24日在我校召开的青年教师交流会上所提的:做一名没有借口的教师!

现在的很多人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或许是受社会发展的不良因素影响太多吧,“我为什么要比别人多干”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舍不得多付出,已经成为很多人很大的共性问题。

我常常和新来的青年教师们讲:

二十年前,一个值周组长我们都要去争着当,因为你只有承担了这些工作才能更进地接触领导并得到领导的指引,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学得更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也就在十多年前,一个校级副主任级的管理岗位空缺了,我们参与竞聘的人选不低于五个。

而现在呢?哪怕是校长岗位,不是有人会去竞聘,而是上级领导做很多人的很多工作才有人愿意“上”。

对教育而言,这是一个不好的势头,说白了就是很多人不愿意:不愿意当校长、不愿意当班主任、不愿意当合格的一名教师……

因为承担了就要多付出,于是“我为什么要比别人多干”又一次侵蚀着众多人的头脑。

所以,为了不多干“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存技能”。

为了改变这一不良现象,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提升意识成为培养领导、干部、员工的重要目标。

可以说要求不高、动作也不难,只要立足本职岗位,多思考“我应该怎么努力”。

很多人在工作中“积攒”了一点工作资本,并不是想办法把这种资本、精神当正能量绽放出来,而是作为自己“倚老卖老”的发码。

前几个月,我主动报名申报校长职级资格证,有几个所谓的老领导、老朋友“关心”地问我:你又不干校长,你申报了干什么?

我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做过多的说明,遗憾的是考核那天家姐病重我未能参与。

申报不是为了完整的成功,为了能当上校长,熟悉过程、熟悉内容,了解我们教育的方向这是很有必要的。就好比我不是后勤管理人员,但我也想了解了解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

不是这件事很特别,我才提它,而是我想说这样迂腐的思想太多了不利于自身的改变,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所以,很多时候我想:所谓的美,发现美固然重要,但自己展现美也很重要。

老是借口“躲避”,老是找客观因素,面对事物不主动思考“我应该怎么努力”,你自己都不承担、不展现,别人凭什么发现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