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传画像》与《暴风雨》10.伊壁鸠鲁旅人|探索者号与龟062

梦觉图像学123她的模样,就像一块损坏了的石碑

059和061分析了《孝子传画像》所在石棺的墓主人和《暴风雨》的收藏者,对照看出这两幅图像都是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交界处,一个是在石棺的表面,一个是在私人藏书室,这是外人能够进入的最后区域,再向内就是完全个人的空间。在这种微妙的空间关系中,这两幅图像是作为所有者对外的公共形象,通过头顶的天空和地面的关系反映出他们外在的身份和内心的道德律。

《暴风雨》中左边男性的着装有着城市的精致,但却置身于城邦之外的郊野,文学上称其形象为“围墙以外的旅人”。卢克莱修主义者认为“围墙外的旅人”是哲学家的先驱,在卢克莱修的诗中就是使用“旅人”来描述伊壁鸠鲁主义哲学家,他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类境遇的思考是“英雄式的任务”。在威尼斯的文化语境中,《暴风雨》这个人物是一个当代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离开城市的文明,去自然中寻求真相。

《物性论》第1卷就像是《暴风雨》的注解:“当所有人都躺下来,被宗教迷信的重量压垮而匍匐在地时,神的头从天堂降临凡尘,有一个希腊人第一次敢于张开凡人的眼睛看向她,第一次与她面对而立;促使他这样做的既不是神的旨意,也不是闪电或咆哮的天空,而是他对灵魂的渴望,他渴望打破自然界大门的藩篱。因此他思想的力量占了上风,越过了世界燃烧的围墙,穿过思想和想象力的宇宙;当他胜利返回时就明晰了万物的知识,每个事物都有其权力的极限。从此迷信被拉下圣坛,践踏在脚下,而人的胜利则高举于天空。”

《暴风雨》的青年远离他习惯的城市环境,促使反思它的意义——一个社会性的成员离开城市,变为一个寻找者或流浪者。在城市的纵欲者和在自然中苦修(禁欲主义)的”旅人”之间身份的联系,是建立在一个哲学态度上,旨在寻求自然现象和物质存在的原动力。《暴风雨》中的“旅人”考虑的是自然领域的真理。

综合《暴风雨》的收藏者、《物性论》和“伊壁鸠鲁旅人”的意象,《暴风雨》既象征了外界环境的危机,又制造出个人身份和思想的追求。大环境里,1509年哈布斯堡皇室和威尼斯人在帕多瓦发生战争,暴风雨象征战争中威尼斯的命运;在小环境中,一个精英政治阶层的大部分生活都贡献给了公共和家族事业,唯有阅读和研究古籍时获得思想的快乐和平静是属于个人的,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应对现实环境的暴风雨。

梦觉图像学124我们终将从“成为某个人”中解脱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孝子传画像》与《暴风雨》10.伊壁鸠鲁旅人|探索者号与龟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