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熊庄

我的家乡小熊庄 | 熊秀会

原创: 熊秀会  临江文苑  2018-03-29

主编按语:今天推出河南南阳作者熊秀会的作品。生长在历史名人的故里是幸运的,小熊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熏陶出一个热爱文学和写作的人。

在诸葛亮的故里,卧龙岗西南有个叫小熊庄的小村,那就是我的家乡。

说起卧龙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那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刘备三顾茅庐处。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小熊庄人的淳朴善良。

记得读初中时,我读过陈寿的《隆中对》。当时汉朝天下崩溃,奸臣董卓窃取了政权,各路豪杰纷纷起兵,刘备屯兵新野,欲伸张正义揽江山,但智谋浅短,终因此而失败。一代谋臣徐庶深知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有安帮定国之志,建议贤君刘备请诸葛亮辅佐大业,这样才有了历史上的三顾茅庐。而诸葛亮躬耕垄亩的卧龙岗,就在小熊庄。

当年英贤的足迹被匆匆岁月洗礼,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时的卧龙岗。纵使诸葛亮聪明绝顶,计谋颇多,亦没想到当年金戈铁马狼烟滚滚的地方,如今是如此的美伦美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必伤感,无需感叹,大江东去,故垒西边,岂不论多少英雄豪杰,千古风流韵事,诸付于笑谈。但小熊庄四季的美,用拙笔是无法勾勒出她的韵姿。

岁月匆匆,不经意间我离家漂泊在外已多年。但无论我走多远,我所在的城市有多繁华,霓虹灯有多璀璨,飘零的心犹如落叶,一直飘向回家的路。那里是我情感的归宿,是我栖息靠岸的港湾。岁月越久,对故乡愈加思念,思念故乡那蓝蓝的天,那清清的水,卧龙岗的石以及那蜿蜒的小路!

春天,天空是纯净的蓝,云是洁白的云。暖风拂面,绿油油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明媚的春光里摇曳起舞,杨柳刚刚吐出新芽,柔柔的嫩嫩的,微风轻抚,大地漾起嫩嫩浅浅的绿意。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清香。春风拂开了百花,红的、紫的、白的,一簇簇,一团团点缀在房前屋后,镶嵌在田坡边,远远的就浸人心脾,令人不忍惊扰她们的静美。小朋友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早早地把风筝拿出来,“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这里形容再贴切不过了。蔚蓝的天空下嘻笑着奔跑着。哟!谁家的宝贝?不小心在一束山花前摔倒了,沾了一脸花瓣儿,撇着嘴似乎有点委屈,大人拿着手机,摄下了孩子这精彩的一瞬。

小熊庄的夏天总是那么迷人。当晨曦唤醒沉睡的人们,天际变换交织出的七彩云霞,那轻泻的晨光柔柔地抚摸着挂满露珠的小草。微风轻拂,晶莹的露珠如跳跃的珍珠滑落,隐入大地的怀抱。早起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鸡、鸭、鹅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葡萄快要熟了,绿中含紫一串串似玛瑙倒悬着,柿子也长得有鸡蛋那么大了,青涩涩的,点缀在枝叶间。房屋上炊烟渐升渐隐,整个村庄浸泡在浓郁的乡味中。

新的一天开始了,大人们开始忙农活,小伙伴们商量着一天的计划,是玩泥巴?还是去捉鱼虾?还是瞄上了谁家的大西瓜?夏夜的晚上,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开始掐麦子织草帽,细细的麦杆在她们手里扎出来的草帽又结实又好看。疯玩了一天的小伙伴则聚集在五爷爷家,听他讲我们听了无数次的童谣,教我们识星星。那天真的模样,那幸福的场景,至今还在我脑海里浮现。

小熊庄的秋天更是一副多彩的画卷。金黄的玉米像扛着枪的战士,一行行整齐的排列着,等候着检阅。棉叶开始黄了,青的棉桃,白的棉花,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妈妈们,在地里幸福的笑声感染了晚霞。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给大地披上彩纱,那红红的云,婆娑的树影,袅袅的炊烟,还有村里奶奶们一声声的呼唤,无不如诗如画。

记得有一年秋天,一场大火把四叔家的棉花,收成的玉米,麦子烧了个精光。大火无情人有情,当四叔一家人流泪的时候,村里人你家拿来半袋玉米,他家送去一袋麦子,还有人带来自家小孩穿的衣服。记得妈妈把我们不舍得盖的新棉被也给了四叔家。当时我小,特别不理解。因为那个年代本身各家都吃不饱穿不暖,是小村人的淳朴善良帮四叔家度过了难关。

小熊庄的冬天是最清闲的,早上到八九点钟,婶婶大娘们把针线笸箩拿出来,太阳暖暖的,映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叔叔伯伯们悠闲的抽着两毛三一盒的白河桥烟,谈古论今,甚是热闹。小伙伴们玩抓子,跳方格,踢毽子,打陀螺,玩得热火朝天。要是刮上两天西北风,早上推门一看,准会惊喜地大叫下雪了。房子上,树上,还有路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雪,踩上去软绵绵,嘎吱嘎吱响,身后留下脚印一行行。小朋友们不怕冷,打雪仗,堆雪人,或者拿来树枝在雪地上写名字,看谁写的好看。雪花还在飞舞,轻轻地飘下,飘在树上,飘在脚下,落在头上,钻进脖子里,一个个小手冻得红红的。大人们则围着火炉谈论着明年庄稼丰收的希望,谈论已故德高望重的四爷。四爷读过高中,一手毛笔字写得特别好,人也谦逊和气,四爷当年可以去大城市发展的,但他选择留在村里当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哪家有孩子想辍学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们的成绩他都记得一清二楚。每逢村里的红白喜事,四爷都会去帮忙。 后来四爷病了不能教书,但身体好的时候还常去学校转悠,总是说,我再去看看孩子们,不看以后就看不见了。都知道他是放不下学校里的孩子们,放不下他一生耕耘的讲台,那里有他的青春,有对孩子们的期望。

四爷走是在一个冬天,那天是村子里最不平静的一天,小车从村里排到村外,他教过的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为四爷送行,四爷在天堂应该是幸福的。他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到了,现在村子里有事时,还总说,"要是四爷在该有多好",这句话,应该是对四爷一生最高的评价吧。

我的每一份感动来自小熊庄,每一份眷恋来自小熊庄的热土,无论我走向何方,都有我永远地守望。每一个黑夜,每一个梦中,都有对你深情地呼唤,我的小熊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故乡熊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