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回到童年,再玩一场游戏

第一批90后已成功跨入30大关,到了而立之年,20后的孩子已经来到这个世界,90后对于00后而言,就相当于70后对于90后,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当然事实也是的确是上个世纪的人。按照如今的发展速度,真是代沟越来越深,就拿儿童的娱乐方式来说,不过十几年的时光差距,居然如此之大。现在孩子人手一部手机、电脑,王者、吃鸡更是玩得精彩绝伦,作为95后的小姐姐已经跟不上00后的步伐了。但是我更怀念我们90后的花样童年。

那时的辣条是按根买的、冰棍是1毛钱的、元宵节是打着灯笼捉迷藏、方便面是捏碎拌料吃的,那时的业余活动是踢毽子、弹弹珠、斗鸡、摔皮卡、跳皮筋、摔泥炮的,而这些都已被手机、电脑取代,但我常常想起年少时与玩伴一起玩耍的场景,那份感情越老越让人回味。凭着记忆,整理出了这些游戏。

1.踢毽子

踢毽子可谓是众多游戏中最受欢迎的,常常影视剧中也会出现。那你印象中的毽子是什么做的呢?鸡毛吗?可不全是呢,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想法多多,没有钱买不起毽子,但这哪能难道我们,DIY就是了。金属垫片为底,塑料绳撕成细丝,火柴烧塑料绳使之与金属垫片粘合,五颜六色十分好看的毽子就出来了,踢起来可是比鸡毛毽子更结实呢。

毽子

2.弹弹珠

弹珠是儿童时候出镜率很高的游戏,一个小小的玻璃珠子,都可以被玩出各种花样,土地面挖出三个距离相等的小洞,比拼谁的弹珠先进到洞里,谁就胜利,也许是对胜利的渴望,小伙伴们总是玩得那么带劲,全然不顾一手的灰土。

弹溜溜

3.斗鸡

斗鸡游戏多发生于小男生之间,别以为这单纯是个力气游戏,个子高的就一定稳赢,实则游戏也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技能,个子矮小的男生,也是可以靠着技巧,利用杠杆原理打败高个子的。

斗鸡

4.骑山羊

骑山羊小编最喜欢了,男女切可,考验一个人的弹跳能力。想想小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再高个子的对手都敢上前挑战,现在却连一个矮的墩子都不敢挑战,越长大反而顾虑害怕得越多。

记得这个游戏,经常有人会因为一直输,一直被别人骑而哭,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发明了小组赛,五六个人排成一排,弯着腰,挑战者一连从五六个人身上跳过去,那成就感和征服欲真是前所未有,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令人激动。

骑山羊

5.摔皮卡

皮卡一般是用报纸、书本等纸张折成四方形,然后一个人将皮卡放在地上,另一个人用皮卡想办法使地上的皮卡翻身,那地上的皮卡就属于自己的了。

那个时候,农家人家的孩子报纸是很少的,一般都是使用学完的书来折,经常会因为找不到废弃的书而头疼,最有意思的是会跑到别人家的厕所偷厕纸来折,现在想来也特别有意思,不过是一些废弃纸张,居然也可以玩得那么开心。

摔皮卡

6.摔泥炮

摔泥炮就更有意思了,成本很简单,就是黄泥。小伙伴们找来潮湿的黄泥,捏成碗的形状,往地上摔,碗底会摔出一个大洞,而对方必须用黄泥将这个洞补齐,补的黄泥就属于自己了,游戏的精髓在于谁的黄泥先没了,谁就输了。现在想想也是有意思,被成为都是细菌的黄泥,居然被小时候的我们当作宝,输了还哭鼻子呢。

摔泥炮

7.耍大绳

提到耍大绳,我们会以为是下图这种两个人甩大绳,然后中间有几个人在里面跟着大绳的节奏跳动,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儿时娱乐方式之一。但是我们还有进阶版,就是人手撑地面,侧翻过一定高度的绳,若翻过,则绳的高度升高,未翻过,则为失败。要不怎么说我们90后也是多才多艺呢,随随便便来个侧手翻不在话下。

跳大绳
侧手翻

8.跳皮筋

你以为以前的松紧带都是用来做衣服的腰带吗,错,我们儿时可是能把松紧带发挥到极致。这里衍生的一个游戏就是跳皮筋,多人围绕一根松紧带可是能跳出花来呢。

跳皮筋

9.跳房子

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一个格子,俗称跳房子,虽然至今没有明白为何叫做房子,劳动人民的智慧呀。

跳房子

10.捉迷藏

捉迷藏花样多多,记得小时候元宵节的娱乐方式不是看晚会,而是一群小伙伴,用着自制的酒盒灯笼,开启捉迷藏,以一个房子中心,前后左右各一家为范围,开始藏,一个人找,想想真是个大工程,也难怪当时有伙伴找不到直接回家了,而有些伙伴躲在草堆里躲到睡着。

自制灯笼

儿时的游戏还有很多很多,多到已经记不清了,想想那时的我们运动细胞可真是足啊,每个人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狂放的、温柔的游戏统统不在话下,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动的心没有了,运动的体制没了,最主要的是可以陪你动的人没有了。虽然这些没有了,但我想这只是短暂的,当你有了孩子之后,可以继续将这些游戏与他们一起玩,不要让他们只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丢失人与人真实互动的快乐。老一辈留下来的纯真地娱乐方式,值得往下一代传递。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想回到童年,再玩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