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一路有您 ――以此文献给恩师彭素萍老师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句话我又并不苟同,我还相信缘分,因为有了缘分,我的命运就被改变了,这是我和彭老师之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让我变成了真实的“唯心主义者”。

一.初识

    我和彭老师认识还是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她并没有上我们班的课,认识她是在学校的文艺宣传队里,她来教我们唱准备用来跳舞的歌。她自我介绍说她是彭素萍老师。我发现她和别的老师不同,她不是直接教我们唱歌,而是教我们识谱,我感到很新奇:原来“1、2、3、4、5……”还可以拿来唱。我很感兴趣,所以学得非常认真,连中间休息的时候,我一个人还在那里哼哼。“咦,大家听听,这个小姑娘唱得蛮好了呢。”我一回头,看到彭老师就站在我的身后,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继续呀,你唱得不错嘛,不过这个地方要多唱半拍……”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长得不算很漂亮,但特别和蔼可亲,还有一个银铃般好听嗓音的老师。

      后来,我们在学校又有几次“偶遇”让我对彭老师印象更加深刻。我们汪洞小学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要搞游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而我只偏爱猜谜语。这个教室人最少,很多同学只是进来看看就走了,而我一进来就不再出去。不知什么时候,彭老师也来了,我想她应该注意到我了,但她没有打扰我,而是默默地注视着我,我每猜出一条,她马上就把两颗糖塞到我手里,眼里充满了鼓励和赞赏……

    后来,我们又在学校的图书室里“相遇”了。那天,我正在图书室里专心看书,突然身后又传来那个银铃般的声音:“你很爰看书?”我回头看到了彭老师,很高兴地说:“是啊老师,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哦,我明白了,难怪你那么爱开动脑筋。你家一定有很多书吧?”“不,不,我家没有书,我们家也买不起书。”我连忙说。“那你看的书是从哪来泥?”彭老师好奇地问。我说:“都是借的。有时借不到就没书看。”过了一会,彭老师若有所思地说:“要不我去跟银校长说说,让你来当图书保管员?这样你就有更多的书看了。”“真的?这太好了,谢谢您老师!”我真是喜出望外!果然,没过几天,我真的当上了学校图书管理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老鼠掉进了米缸!我高兴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但那时还太小,不懂得感恩,好在还知道把这份工作做好:我除了天天按时开放图书室外,还把皱了的书压平,把脱了封面的书粘好,把坏了的书贴好……记得彭老师还经常来教我怎样把书归类、摆放。因为我图书管理得好,还经常受到校长的表扬。这个工作我一直做到小学毕业。更值得一提的是,四年后,我高中毕业,有幸成为汪洞小学的一名教师,银荣宣校长仍然让我兼管图书室工作,直到我88年调离汪小。

二.一支钢笔

    在我只有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在那场浩劫中不幸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给母亲一个人抚养。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我和姐姐也全失学了。好在不久,有个好心的远房亲戚,让姐姐帮他带小孩,我的学费有他来付。这样我才有幸又回到了学校。但我的学习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因无钱买笔和作业本,写作业的时候总是看别人做,或是捡同学丢的铅笔头和废纸来写,因而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而老师对我这样一个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也是颇有不满,经常挨批评。但是,凭着我的天资聪颖,加上学习努力,克服同龄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竟以全班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

    母亲和姐姐东筹西借,好不容易凑够了我的学费。姐姐帮我交完了学费,还剩下的几角钱,便给我买了两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我高兴极了,我终于可以写作业了!记得第一次做的刚好是彭老师的语文作业,(她也在同年调到了汪中,还做我们的班主任谦上语文课)所以我特别地认真,生怕写错一个字,写错一个标点符号,我不能让彭老师对我不满意啊!谁知当改好的作业发下来时,虽然题题打钩,但那行红字批语,却让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中学生不准用铅笔写作业!”我感到羞愧难当,老师啊,您知道吗?这支铅笔对我来说都是来之不易,我哪里还有别的什么笔啊,我以后该怎么办呢?放弃学业吗?又怎么对得起为了让我上学而千辛万苦的妈妈和姐姐呢?加上我自己又这么酷爱学习,怎么舍得放弃学习机会啊!继续读下去,可我连一支写字的笔都没有!以后肯定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那怎么办?怎么办啊!想着,想着,不禁扑在课桌上失声痛哭起来……

    “彩凤,别哭了,跟我去办公室一下好吗?”突然,那个熟悉的、亲切和蔼、银铃般的声音又一次在我身后响起,是彭老师。我急忙擦了一把眼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她走出了教室。走进办公室(其实是她的宿舍),彭老师从抽屉里拿出用报纸包的一包东西对我说:“彩凤,对不起,是我事先没有了解你家的情况,让你受委屈了。这是一支钢笔如一瓶墨水,几本作业,还有圆规和三角板,上数学课会用得上的,你拿去吧!”“老师,给,给我的?真,真的吗?老师……”,我睁大了眼睛,语无伦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真的,老师希望你以后在中学阶段好好表现,更加努力地学习。”我颤抖着双手接过彭老师递过来的包,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深深地向彭老师鞠了个躬……

    从此以后,就是这支对我来说无比珍贵的笔, 带着彭老师的爱和无声的鼓励和鞭策,伴随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三.两首小诗

    在彭老师的帮助下,虽然解决了学习用具的问题,但是,我们家的困难是“全方位”的,所以我的求学之路注定非常艰难……我在学校从来没有早餐吃,放学回家也是常常吃不饱。有一天上午实在太饿了,我把作文写好一后,突然想起一次跟老师去下维洞釆风时学会的一首山歌,跟我的现实生活很像,便在作文本上写了出来:

“难了难,

一筒白米煮九餐。

铜瓢煮来调羹舀,

何时得饱哪一餐?”

    诗意来了,手就停不下来,再写几句“望梅止渴”吧:

香梗糯米泡来蒸,

肥肥猪蹄拿来炖。

油炸鱼仔酥又脆,

腊肉腊肠香喷喷。

美味佳肴在哪里?

我已饿得快要晕!

    第二天下午,我正一个人在广播室里放广播,彭老师匆匆匆走进来,劈头就给我一顿狠训:“昨天你在作文本上写的那两首诗,如果让别人看见,十个你也不够开除!你知道吗?那是给社会主义脸上抹黑!以后别把才华用在这种地方,会害了你自己的!”第一次看见彭老师这么严历,这么生气,我吓得目瞪口呆,浑身发抖,冷汗直冒……突然彭老师把颤抖的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哽咽地说“你这个傻孩子,饿了为什么不去找我们老师?现在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把自己饿坏了。以后,有我孩子们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记好啦,别再让我生气!”我忽然明白了彭老师生气的真正原因,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像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大哭了起来……

    临走时,彭老师给我留下了十斤粮票和两元钱,叫我去学校食堂买早餐票,还一再叮嘱我,以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跟她说……

    从那以后,我在学校的生活再也没有那么艰难了:我不再被饿肚子,因为在我的作业本里总夹有饭票;我没有劳动工具,去彭老师那里借;我没有演出服装,是彭老师用她最好看的衣服改小了送给我穿;去融水、三防等外地演出,我没有被褥,总是彭老师要我和她一起睡……啊,彭老师,因为有您,我才有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向往和憧憬!

.一件刻苦铭心的事

    我喜欢看书是全校有名的。我看书经常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只要手上有书,我一定不会轻易放下。因此大胡老师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蛀书虫”。正因为有这样的不良看书习惯,我酿成了一次大祸,让本来就够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也让我深深地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痛苦深渊……

    记得那是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已在银行做炊事员的姐姐,捎话来叫我去帮她照看正在水碾里碾的米,她要回银行做饭。这可是个“美差”,只要经常扫扫、捞捞(方言)就行,其它时间我就可以看书啰!我便拿了一本正看得上瘾的书就向水碾跑去。

    到了那里,姐姐一再交代一定要经常扫,经常捞,不然会把米碾粹或脱粒不均匀,会严重影响成数,这绝对不行!我嫌姐姐罗嗦,婆婆妈妈的,没完没了,叫她放心,还摧她快走。等姐姐走后,我便找了一张凳子,靠在光线较足的门边,看起书来。开始,我还记得经常去扫扫、捞捞。可后来我被书中紧张、精彩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看了一页又一页。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我被姐姐的尖叫声吓得连书都掉在地上,这才猛然想起碾米的事,脑子一片空白!望着一槽快变成糠的米,我欲哭无泪,浑身无力,滩坐在地上……一贯疼爰我从不打骂我的姐姐,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过了很多年后,姐姐还为这一掌深深地愧疚)还把我的书撕得粉碎!然后也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是啊,这可是银行职工一个月的口粮!姐姐为了我和妹妹能读书,只有十五岁的她就去银行做炊事员。她非常能干和勤快,不但饭菜煮得好,还养鸡、养鸭、养猪来改善职工生活。为了解决饲料问题,姐姐不怕辛苦,每月把职工的粮食指标兑换成谷子,分几次挑到水碾去碾,这样不但米质好,还有米糠解决了饲料问题。本来可以出七成多的米,现在被我弄得不到四成了!就算我们家一个月不吃不喝也不够赔啊!妈妈闻汛赶来,看到这番情景,娘仨也只能抱头痛哭……

    虽然后来在全体银行职工和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度过了难关。但这件事后,对我刺激太大了,我对看书,心里有了很大的阴影,甚至有一种恐怖感,不敢再去碰书,甚至一看见书就心惊胆战。但书又像一个魔兽一样,在我心里总是挥之不去!没有了书看,我真的就象掉了魂似的,整天恍恍惚惚,工作不起劲,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彭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多次找我谈心,但收效不大。有一天,她对我说:“你这个星期天有空吗?帮我整理一下房间,我那里太乱了。”我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老师们从来不会叫学生帮做家里的卫生的,但我还是答应了。

    星期天,我到了彭老师的家,发现屋里很干净、整洁,好像没什么可做的。我不解地望着彭老师,她笑笑说:“我己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你就帮我整理整理床底下的那堆东西吧,我有事出去一下。”说完就走了。床底下?床底下的东西也要整理?真怪。唉,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别多想,干吧!我便弯腰掀开塑料床围,看到里面有一堆用报纸和硬纸板盖好的东西,翻开一看,我惊呆了!是书,床底下全是书!已渗透到骨髓里酷爱书的热情一下子就喷发了出来,哪里还有一丝的犹豫!我立刻爬到床底下,用双手把书统统扒了出来,然后坐在地上快速地翻看,想尽快知道都有些什么书。很快,在这堆书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原版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家》、《春》、《秋》还有《红岩》等等,这么多的好书,真让我激动不已啊!

    “里面还有一个鞋盒……”彭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了我身后。“还有?”我立刻又爬了进去,果然最里面还有个盒子,拉起来感觉很沉,等我拉到外面,纸盒被拉坏了,露出了几本厚厚的书,我一看书名,惊叫了起来“啊!四大名著!是四大名著!我……老师,您……”我有点语无伦次了……

    “爱看书的人,如果不看四大名著,那才叫遗憾呢。你高兴什么,反正你也不再看书了。”彭老师的口气有点不阴不阳。“我看,我看……老师我看!”

    “哈哈……老彭,你这一招可真灵呀!你们看看,我们的小天才又回来了!”我抬头一看,是银校长,门口还有老胡老师和大胡老师!“校长,老师,你们这是……”啊,我一下全明白了,为了我,老师们是多么的用心良苦啊!我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大哭了起来!这时,彭老师也蹲下来抱着我哽咽地说:“孩子,可怜的孩子,哭吧,哭吧,把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苦难都哭出来,这样你会好受一点……”

    记得那天彭老师和我聊了很久,很久,还给我制定了看书的时间表,并批评了我以前种种的不良看书习惯。让我一下子好像突然长大了,成熟了,似乎也明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五.秉烛夜淡

    七七年我高中毕业了,非常荣幸地成为了一名我梦梦寐以求的人民教师。七九年春,学校派我去柳州参加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老师的循环讲座和观摩课。我们住在柳州宾馆,一同去的全县有十多位领导和老师,可只有我一个女的,就被安排住了一个单间。之前很少出远门,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对于一个没见过世面、山里来的小姑娘来说,心里很害怕。我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不知所措……突然,门外好像传来了那个银铃般的、熟悉的叫我名字的声音:“彩凤,彩凤……”我以为是幻觉,直到又听到了敲门声,我才连忙把门打开,啊!彭老师,是彭老师!她就站在我的面前!恩师啊,您为什么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出现呢?我毫不犹豫再一次投进了她的怀抱,师生紧紧相拥!我们虽然仅仅分别了一年多,(她们一家已调往柳州地区师范工作)但我的思念远远超过了一个世纪!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此时此刻我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抓住老师的手不放,生怕一松手,又只剩下想念了……

  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师生俩共睡一张床,聊得很晚,很晚……我首先问她是怎么知道我来?她说打电话到乡教办问的,如果我不能来,她也会想办法为我争取一个名额的,她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听后我非常感动,虽然毕业了,可老师仍然如此地关心我,帮助我……后来,彭老师还问了很多有关我的工作情况,由于我是刚踏出校门就登上讲台,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工作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啊!彭老师便耐心地从备课开始教我,怎样突破生字新词;怎样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指导朗读和背诵;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等等,真是面面具到啊,听得我茅塞顿开!最后彭老师还教我怎样当班主任,怎样做差生的工作。我最记得彭老师说的这句话:“你一定要爱你的每一个学生,因为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的,彭老师的这句话,成了我以后几十年班主任工作的座佑铭。因为有了这个“爱”字,在民族小学我被称为“差生之母”;因为有了这个“爱”字,我的教学之路从此宽阔而平坦!

    这次的观摩学习,我的收获可真不小啊,但我不知道是从特级教师斯霞老师那里学得多一些呢还是从彭老师的彻夜长谈中学得多一些,反正回来我上了一节汇报课,当时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很多,我已记不得别人是怎样评价那节课了,但吴金东老师私下里对我说的话却让我自今仍记忆犹新:“彩凤,你上课的神态、动作、语调、风格像完彭素萍老师去!”哈哈,彭老师,您听到了吗?长大后,我真的成了您!

六.严师出高徒

    八O年在中学任教的爱人银佑堂,有机会到地区师范进修。临走前,我帮他准备行李,发现他有条裤子又宽又长,我就打开衣车,简单地修改了一下:宽的往里车小一点,长的往上折一个边。但过了不久,我就接到爱人的来信,他说:“你改的那条裤子被彭老师发现了,她非常生气,说你做事太不认真,太粗鲁、太撩草,太不负责任!如果把这种做事的态度带到工作中去,生活中去,你这辈子将一事无成!……”当时我有点难以接受,觉得彭老师这事有点小题大作了,没那么严重。

    后来爱人进修结束回来,把彭老师重新修改过的那条裤给我看,当我看到那熨得平整的裤边,剪得整齐的裤脚,均匀笔直的走线,和专业师傅没什么两样。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离老师的要求真是差得太远了,老师骂得对,骂得好!看到我久久地沉思不说话,爱人就对我说“看得出来,彭老师对你是恨铁不成钢,不仅把你看成是学生,还把你当成了女儿,才会那样生气。”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只有深刻反省,努力改正,才是最好的报答!

    从那以后,为了练就我的细心和耐心,我喜欢上了手工活。我先从缝纫开始,自己学裁剪,缝纫衣裙,每到儿童节,我就负责制作演出服饰;后来我还学会了打毛衣、钩沙发罩、绣花等等,几乎包罗了织、编、钩、绣和缝纫,虽不算精通,但还都能拿得出手。

      一九九二年,我调到了县民族小学任教,校领导得知我的特长以后,非常高兴,因为学校正好要创建民族学校的特色,传承民族文化,正需要这方面的师资人材,马上让我创办了一个民族刺绣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就制作出了大量的民族作品,大的有绣牛角、缝制百鸟衣、拉鼓,小的有绣球、荷包、香包;还有很多珠绣、苗绣等等一百多件作品,全部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供来访者参观。

    ……

    有时我总在想,如果这一辈子我没有缘分遇上彭老师,我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呢?我不敢去想象……

    啊,彭老师,您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一一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让我在冷漠中感受到了温暖;让我在风雨中找到了港湾;让我在苦难中得到了人间的真爰!感谢恩师,这一路有您!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谢,一路有您 ――以此文献给恩师彭素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