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叠彩觅茱萸

昨天当机立断的打道回府,让我们饱餐一顿后直接进入梦乡,美美睡上一觉。醒来之后突然想到我的纸质门票有个规则,景区内所有景点只能进去一次。所以说,挂冰就此别过,只能选择茱萸峰。

十一期间去木札岭,得出的结论是“十一之后千万不要再选择爬山”。而这次,登上景区大巴,我们去茱萸峰的满车同行者,我还心存侥幸,也许爬着爬着会越来越热。谁料再次被呼呼的大风吹醒。从上车出发到返回,用时两小时,而往返车程用去一小时。

小象登山

所有的精彩都发生在去茱萸峰的路上,十年前的游览对“小象登山”记忆深刻。昨天就告诉涓涓去茱萸峰的路上可以看到“小象登山”。来到转乘车,原本在车的右侧就坐,因涓涓问“小象登山”的景点,工作人员建议我们换在左侧坐——右侧看到的“龟背望月”,“小象登山”是在左侧。顺着车在蜿蜒的车路上一转再转,不等司机提醒,我已凭借记忆和观察找到所谓的“小象登山”。没有导游的讲解,我就再次充当涓涓的导游。

仰望着“小象登山”直到被山岳所挡,注意力又回到重头戏——叠彩洞。叠彩洞是修陵公路云台山段19个隧道的综合名字,全长4831米,是修武县一斗水村书记郭麦旺带领党员、村民从1977年至1986年10年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修建而成。现如今成为旅游景点,在去往茱萸峰的路上,我和涓涓一起开始数隧道,从1号“山水迎宾洞”数到16号洞,结果下车时候司机告诉我们一共穿越了14个隧道,前方是15号洞。原来有的洞虽然看起来是两个却属于同一个隧道。谢过司机师傅我们准备登山。

王维

抬头就看到雕像,回忆再次扑面而来。王维和孙思邈的白色身影如十年前那般洁白和稳重,我的内心却也如十年前那般雀跃。一大段台阶几跃而上,转眼来到王维身前,急切地和宝贝一起吟诵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时候的山风已大显神威,身处背阴处,阳光只是奢望。拍照留念后已见不到其他同行人的身影,想到疫情,也就安慰自己“人员不聚集,挺好”。

仰望

为了追寻阳光,我们蹭蹭蹭的往上爬,终于来到一处有阳光的平台,谁料迎接我们的依旧是强烈的山风,小人的步伐在风中已显跄踉。这时候正好处于分叉路——选择登顶还是走缓路去闻涛亭。在寒冷的胁迫下,我们识趣的决定不再登顶。等真正到了分叉口,才发现登顶的选择早被景区围堵。

阳光

按照计划前行,意外发现这条路有阳光却没有风同时也没有人。于是,再次驻足,感受一下冬的气息,也顺带享受蓝天带来的美感。终于鼓足勇气,继续前往闻涛亭。起步不过几十米,迎面走来夫妇二人,步伐飘逸,看到我们张口就劝“越往上风越大,我们上去就走不稳,小孩子更走不动,往回走吧”。一句话让我们顺势而为,立马返身下山。这时候才发现,刚刚为了追寻阳光,我们呼呼爬的有一小半路程,心中不禁佩服自己。

下山的路程也不短,但速度明显快了很多。脚下的台阶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身边的风景被完全忽略。来到山门广场,继续研究叠彩洞。

阿淼游于2021年1月17日写于2021年1月26日

云台山界内的叠彩洞

  1号洞,叠彩洞第1号山洞,“山水迎宾洞”,人称“南天门”,过去在门的右上方山顶,曾有一个魁梧的石人,威风凛凛,像唐朝著名大将尉迟敬德的,所以又称“敬德把门”。大这里东有金山峰直插云霄,西有银山峰刺破青天,俨然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山阙。因此,南天门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2号洞,翠屏清晖:在二号洞的左上方有一个山峰,如同青竹围屏,青翠壮观,名为“翠屏峰”。进入二号洞后,不禁会想起南朝诗人谢灵运的两句诗“昏蚕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尽管从早到晚,气候有别,可云台山一直蕴含着清晖,这就是翠屏清晖的由来。

      3号洞,太行苍壁:三号洞旁的峭壁之上生长有一种太行花,属蔷薇科植物,是一种珍贵的濒危植物,自身开白色小花,十分鲜艳夺目,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这海拔8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形成了“太行苍壁”这一独特的景观,所以三号洞得名为太行苍壁。

      4号洞,指点迷津:四号洞入口的左上方有一个独立的天然石柱,高七八米,人称“仙人指”,据说真武祖师曾在此给溺于凡尘的弟子讲经说法,传道解惑,从字面上讲,指点就是指引,迷津在宗教用语中为迷妄之境界或为迷失了道路,所以给此洞取名为“指点迷津洞”。

      5号洞,云海仙舟:出了四号洞,右上方有一个山峰,酷似一艘海中行驶的帆船,又传说,天上的神仙在云游四海时,途经云台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就在此停舟欣赏,仙舟就是此象形帆船了,所以五号洞“云海仙舟洞”就此得名。

      6号洞,群洞叠彩:六号洞是众多叠彩洞中的一大杰作,全长406米。它有两个特点:其一,它是一个U形的隧洞,入口和出口在山体的同一侧面,上下落差为20米;其二,站在此洞入口处与五号洞出口处的中间位置,不管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都可以看到众多叠彩洞的入口和出口,是领略叠彩洞这一公路隧洞建设史上一大奇迹的最佳位置。

      7号洞,华峰遗梦:这个名字有两个含义:其一,它是为了纪念修武县人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风华正茂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就了叠彩洞这一乐章,其中23位青年男女的青春和梦想永远遗留在了这里;其二,在此山体上,有一个叫“小华山”的山崖,它与华山最险的西峰酷似孪生姊妹,然而却相隔千里,只能在梦中相见。所以,七号洞就叫“华峰遗梦”。

      8号洞,宝塔映辉:出了七号洞,向右后方的山峰上看,有一个天然的石柱,形似一个宝塔,所以八号洞“宝塔映辉”洞因此而得名,据说此宝塔是真武祖师的镇山宝塔。

      9号洞,云岚绝胜:九号洞的山体周围常有团团云雾,神秘莫测得不知从何涌起,婀娜多姿,千姿百态,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得名“云岚绝胜”。

      10号洞,脉望酉辰:十号洞取名“脉望酉辰”是为了纪念开凿这条公路隧道的两位功臣,一位是开凿隧洞的领队,一斗水的村书记“郭麦旺”,另一位是这条隧洞的设计规划者,土专家张有辰,“脉望酉辰”取两人名字的谐音。“酉”在地支中排名第十,而此洞也正好是叠彩洞的第十号洞,“脉望酉辰”有贯通展望,地石洞天的含义。

      11号洞,曲径通幽:十一号洞全长461米,是众叠彩洞中最长的一个洞,洞里蜿蜒曲折,流水叮咚,取名为“曲径通幽”。

      12号洞,嬴观三秀:十二号洞出口不远处有一个三秀石,随着观看角度不同,该石能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貌:第一面像一个硕大的灵芝,第二面像一个傣家少女,第三面像一个摩登女郎。在三秀石的左边就是西嬴观了,它是建立在峭壁上的一个观景台,“嬴”是大海的意思,站在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西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好像茫茫大海的滚滚波涛,令人心旷神怡。

      13号洞,佛龛兆祥:西嬴观旁有一个凹下去的山峰,非常像一个供奉佛像的佛龛,所以给此峰起名为佛龛峰,在佛龛峰的右侧有一睡佛,它仰面朝天,眉毛和下巴极为相似。所以十三号洞取名“佛龛兆祥”。这里还常有“白云游谷”奇观出现,云台山以云称胜,不观云不算游云台。如果你幸运的活,还能一睹白云缭绕神奇。

      14号洞,丹凤朝阳:十四号洞名为“丹凤朝阳”。洞顶上方有一处植物景观。该景观本为一株古老的侧柏,因其衰老而有一枯枝,又因其枯木逢春又生出了许多繁荣的杖权。枯枝昂扬似风头,新枝横披如风体,尖端下垂似风尾,亭亭玉立在洞顶小山之巅。旭日东升时分,它便化作了一只美丽的丹凤,沐浴在灿烂的霞光盟,惟妙惟肖,故名‘‘丹凤朝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叠彩觅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