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读书会第07期《读懂一本书》共读第2天收获:沉浸式学习VS观光式学习

我们都有过“沉浸”的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不受外界干扰,享受着当下正在做的事。或许是读一本书,或许是听一首歌,又或许是画一幅画......那种身处全然忘我之境,沉浸在所做的事情之中,时间似乎被我们遗忘。这种美妙的体验有人称作“心流”时刻。

我们也都有过“观光”的体验:因为时间紧迫,或者疏于做深入思考而流于形式,仅仅肤浅而表面地走马观花。比如跟团旅游,应付检查,敷衍了事......那种把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当做别人的责任的人,成长会非常慢,也会越来越懒惰,最终停止学习和成长。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自己应该选择哪一种体验。

学习其实也有“沉浸式学习”和“观光式学习”两种对应的形式。

在这个焦虑而功利的时代,为了节省时间和看到立竿见影的速效,有大量的老师和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了观光式的学习,它的特点是“打卡”。

这一章学会了没有?每日所学内容打卡,然后考试检验;下一章学会了没有?依然每日打卡,然后考试检验。表面看起来,每天都有收获,每章都学会了,但是却忽视了一点——学生是主动的探索还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如果是后者,这样“学会”结果可能是“学得快,忘得快。”

我们的人生其实也分为沉浸式和观光式。

很多人把这一辈子过成了观光式的:一路上求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活在既定的人生轨道中,活在规定好的程序当中,没有乐趣,也不喜欢,更没有成为专家。在30岁的时候,似乎而立但心理却不独立;在40岁的时候,似乎成熟但心理却没有不惑;在50岁的时候,似乎智慧但心理却不知自己来世一遭的天命为何;更谈不上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不要观光式的学习和人生,我们渴望的是沉浸式的学习和人生!

那么沉浸式的学习和人生又有什么特点?我们又该如何去拥有呢?

首先,沉浸式的体验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事件的“主人公”,不断体会和探索。

樊登老师上大学时参加了校辩论队,当时学校根本没有一门课程培养好辩手,唯一的方法就是辩论赛。你来不来?你要来,就想想怎么赢。这时候你根本不需要教练和老师天天督促你,你反而会特别勤奋,天天沉浸在比赛中,不断研究怎样能够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怎样准备更多素材,甚至激发出内心的潜能。

其次,沉浸式学习往往是目标导向的。

小孩子几乎对网络游戏无师自通,因为他们喜欢玩游戏,愿意花时间在这上面。他们学习使用电脑,这个过程是非常快乐的,能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才是真正的、有明确的目的的学习。反观我们为了学而学——打卡,不是以目的为导向,所以过程很痛苦。

综上,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锻炼自己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享受心流,享受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德读书会第07期《读懂一本书》共读第2天收获:沉浸式学习VS观光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