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505 《华与华内刊合计》4 华楠—品牌十六字咒—货架思维01

如果说华板有信服哪个人的话,他亲爱的弟弟一定排在最前面,楠神在华与华是所有终极难题的终结者,他话不多,但每击必中,神乎其神。

在他的公众号:有人写诗,上,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浑然一体的活着,挣钱、写诗、越野摩托。他活成了一个传奇。

我在陈俊组时,曾服务华楠的一个创业项目—水汪汪面膜,当我们把一个打样的面膜包装放在他面前时,他看了不下10分钟,一言不发。很久以后,他说,你们这样干活,活儿怎样才能干好? 

已经不记得后续他怎么说的了,但是这个项目在就是在他的打磨下,出品臻于完美。

楠神有自己的作业逻辑和评判标准,今天开始分享他的十六字咒,这也是他认识营销的底层框架。每一个字都需要认真思考。他的这组文章我们可能要学上12天。

领读505

《华与华内刊合计》4

华楠—品牌十六字咒—货架思维01

当我脑袋里24小时不停的带着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个世界会踊跃的向我提供答案,我只要选择一个答案就行。

——华楠

品牌十六字咒

华楠

货架思维

一、摆上货架就开卖

什么是货架?

货架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1. 是物理意义上的货架,到超市去,我们看到饮料在冰箱里,洗衣粉在架子上,酱油在那里摆成一排;

2. 是虛拟的货架,在我们的手机里面,在电脑屏幕上面;

3. 是媒体上的货架,相对于酒店来讲,街道就是货架,对于电影海报来讲,电影院就是货架。对于微信的一个标题来讲,你的朋友圈就是货架。

什么是货架意识?

货架意识,就是要每时每刻都意识到货架的存在,我们要把产品及信息出现的一切场合都视为货架。你作为一个人,人的货架是什么呢?人群就是货架。你走在人群里面要把自己卖出去,要让别人喜欢你,注意到你,掏钱来购买你的服务,那么人群就是货架。我们要说一句话,发一个标题。这个标题、这篇文章发在地方?是在报纸上面,还是在公众号里面,还是在朋友圈里面,还是在微

博上?信息发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货架。

货架的两个特征:

第一,货架充满了竞争对手的信息;

第二,货架是购买者经过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山顶是不是货架呢?不是货架。因为那里是没有竞争对手,也没有购买者。货架思维,就是你去思考货架的时候,首先去辨别竞争对手都在这里发放什么消息。

这个竞争对手不是说是你同品类的对手。你是卖酱油的,他是卖电视的,但如果你们的信息会在同一个货架上出现,那么他们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在同一个屏里面,有人卖电脑,有人卖电视,有人卖咖啡,你要去卖酱油,他们就全是你的竞争对手。

虚拟购买者

当我们思考竞争对手的时候,竞争对手是现成的,是摆在货架上的,我们只需要把它整个一排摆下来,竞争对手所有的信息都在那儿。

而对于购买者呢?购买者要靠我们去想象,一个终极的思维方式就是虚拟购买者。

我要卖一盒胃药,我虚拟的购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虚拟的购买者是正在胃痛的人,正在犯胃病的人,他既不是曾经犯过胃病的人,也不是末来会犯胃病的人,而是现在刚刚走到货架前同时胃会痛的人。

虚拟购买者就是这个人具备一种特征,这种特征导致他最容易在这个时候购买这个商品。他有购买意愿,只是不知道该买什么。

沟通的发生

要跟购买者发生沟通,最重要的是第一眼,第一眼要搭得上:沟通的发生是产生购买的关键,是我们整个营销过程里面最关键的一个点。一个陌生的购买者,他会突然领会到,注意到你,觉得你要跟他说什么话,可能你说的话他还没有听清,但是他注意到你,沟通马上就要发生了。

而我们所有的工作是要竭尽全力的制造沟通的发生,制造出让他一旦注意到你,就想跟你沟通的状态。虛拟购买者就是这个人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这种特征导致他最容易在这个时候购买这个商品。他有购买意愿,只是不知道该买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领读505 《华与华内刊合计》4 华楠—品牌十六字咒—货架思维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