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读书种子

自幼时爱读书,耽书于宿缘,见书便读,无字不欢。执教后,读书更趋向专业,有所选择,书海浩瀚,择其优者、择其有用者读之,只为成为一颗好的种子,去培养我的学生,播下读书的种子。

首先,专一事,读一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要读语文专业方面的书籍。于漪老师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我反复学习,并于2020年在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分享读书感受,写下读后感近万字。温儒敏老师的书籍与讲座、孙绍振老师的文本解读系列书、钱梦龙老师的《导读的艺术》我都慢慢学习、深深涵咏,余映潮老师的书籍让我了解了板块教学,黄厚江老师的作文课让我获益颇多,董一菲老师的所有著作,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教育的美好姿态》亦让我获益良多。每月深度解读两本书,每周一篇读后感,每日八百字以上的文字,让阅读发芽开花,结出写作的果实。

其次,用教育学、心理学夯实我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等给我填充了美学的理论。叶嘉莹的一系列著作我都熟读品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今年将在诗意语文工作室里分享品读。学习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等等,让我透析人性、悦纳自己,更能有强大的心理支持去了解我的学生、帮助我的学生。

再次,左手阅读,右手写作,阅读为输入,写作为输出,我发表于《南都晨报》、《黑龙江教育》、《课堂内外》等杂志几十篇,开讲座若干回,都是阅读给我的力量与厚度。我写作每周三篇,历时五年,从2020年日更五百天,从未间断。每月阅读两本书,必读三遍,第一遍通读、圈画,第二遍笔记反思、第三遍写作输出。让阅读与我的血肉灵魂融为一体,促我成为一颗好的读书种子,影响我身边的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更能影响我的学生,让他们有眼界有格局有温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颗读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