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缰的听后感丨樊登读书《让孩子远离焦虑》丨歪楼篇

文丨誉安 Day59@365日更营

9102年已行至四分之一处,日更已无限接近五分之一处,樊登听书目标完成了十分之九。

曾经那个焦虑异常的我,逐渐开始重新捯饬起自己如同残衣破袄般的自信。

之一

本书的作者——美国的塔玛·琼斯基,作为著名的临床精神医学博士、情绪研究专家和临床心理学大师,一直致力于帮助他人面对焦虑等心理问题。

虽然本书主要聚焦在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焦虑,但是稍微深入一下就会很容易发现,最能够帮助孩子应对焦虑的,其实还是身为父母的我们。

那么作为父母的人们,何尝又不是从孩子成长为现在的“大人的模样”。正因为很多人都仅仅是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从生理上完成了自然的生长。可能够让焦虑茁壮繁殖的心理土壤,却由于种种固步自封、疲于生计甚至是自暴自弃等等原因越发地变得广袤。

这种辽阔并不壮美,倒是很悲壮。当我们意识到已经站在了这片心灵荒漠时,首先很容易就缴械在它的广阔无垠之中。这是第一层需要面对的真实境地,每个深陷其中的都恨不得能够瞬移出去,或者有个机器猫的随意门——一开一闭就可以重新拥抱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的绿洲,达到人生的巅峰。

之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让冰川快速融化,怎么也要至少把太阳拉到近前吧?太阳可以有,可是拉过来的能量又从哪里来呢?于是疯狂的买课,报班,让自己好像博尔特附体,向着叫做“重生”的终点拔腿狂奔。

博尔特能够成为速度的人类极限,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天赋过人。还有的是日复一日让脚趾都变形了的刻苦训练。

其中的核心之一,叫做刻意练习。

练习固然重要,可作为限定式的深入却是“刻意”。刻意的影响因素,我以为至少应该包括了热爱驱动,目标管理,专注力水平和执行能力等几个方面。

之三

想要从心灵荒漠中脱困,意志力固然重要。但能够动用意志力来解决的方式,恐怕也非根本之道。因为大脑的运作机理永远需要能量,所以低功耗的持久运行方为上上策。

好像电脑运行大型的处理软件,待解决的问题越复杂,其需要的运行硬件从处理器、CPU、GPU等等就要更为先进。但问题恰恰在于,能够凭自己的本事造就一大片心灵荒漠并一步步走到当中,这些硬件处理器又怎会先进?不报废就已经算够幸运了。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用往外突围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混吃等死般的洒脱下去?

也不尽然。

边走边升级呗。背后的上帝之手正是思维方式。神奇如斯,思维方式能够阻止心灵荒漠的继续沙化,它可以平地起绿洲。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升级大脑这个硬件,让它越来越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计算能力。

我是我,正在荒漠中向外徒步。

晚安,昨天的我。

你好,明天的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脱缰的听后感丨樊登读书《让孩子远离焦虑》丨歪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