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农家藏9道圣旨,博物馆借走展览时丢失2件,后来怎样了

文·段宏刚

要不是父亲“交代后事”,在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丰店村当了多年农民的张振华,压根也想不到自己的祖上竟然那样显赫。

50多年前的一个秋夜,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农张安邦,把29岁的儿子张振华叫到堂屋的先祖的牌位旁,一脸严肃地说道:跪下,先给先人磕头,过后我有话给你说。

张振华磕完头,张安邦从内屋取出一个古朴而陈旧的木箱,然后慢慢打开,九幅卷轴和两块牌匾即刻映入眼帘。

两块牌匾上的楷书用金粉写成,一幅是“世泽堂”,另一幅是“机宜果断”

张振华小吃一惊,因为他知道,能用金粉写牌匾的人家,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接着,当卷轴缓缓展开,露出金灿灿的颜色,并且看到每一幅卷轴开头都有“奉天承运”四个大字时,张振华更加吃惊了。

他知道,眼前这九幅卷轴极有可能就是圣旨。

两幅牌匾由康熙皇帝赐予,9道圣旨里,雍正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的御旨各有2道,剩下3道是乾隆皇帝的御旨。除过这些,还有数十幅古字画。

随后,父亲张安邦一五一十地给儿子张振华讲起了这些“宝贝”的来历。

原来,在200多年前,张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这些“宝贝”正是张家昔日荣耀的象征。

根据《清河家谱》和《长安县志》记载,张振华的先祖原籍在陕西榆林府,他们祖上在明朝诞生了两个名人,分别是张鼎与张鼎的儿子张汝洪,两人都曾在朝廷任职多年,最高做到云南、贵州等地的总兵。


清朝顺治年间,张家举家搬迁到西安府斗门镇,从此定居到现在。

康熙年间,张家又迎来了家族的兴旺,人才层出不穷。张家始祖张鹏程官至南方某地总兵,被康熙赐封为“荣禄大夫”。张鹏程儿子张玉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清初有名的武官,功绩显赫,被康熙赐予了“世泽堂”和“机宜果断”两块金光闪闪的牌匾。

从雍正至道光这100多年里,张家先后有七代人在朝廷担任要职,这9道圣旨正是历届皇帝嘉奖和册封他们的实物见证。

然而,从道光皇帝之后,张家虽然还受皇权保护,享受着一些特权,但张家后人再也没有辉煌过,最后慢慢变成了平民。

张安邦感到自己时日不多,把这些宝贝全部交给张振华后,语重心长地叮嘱:今后不论发生任何事情,一定要保管好这些传家之宝。

实际上,张家的“宝贝”可不止这些。在张安邦手里,总共有13道圣旨祖传下来,只不过,有4道圣旨在张安邦20多岁时“不翼而飞”了。张安邦一直怀疑是镇嵩军头领刘镇华所为。

1926年上旬,刘镇华越过潼关,乘机包围了西安,史称“西安围城”。张家因为是当地的大户,刘镇华安排一支部队驻扎在张家。

大约十几天后,张家藏有宝贝的消息在外边传得沸沸扬扬。当天夜里,张安邦清点宝贝时,发现4道圣旨怎么也找不见。他思前想后,怀疑是镇嵩军干的,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忌惮镇嵩军的蛮横,不敢找他们理论。

于是,张安邦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一家老小,连夜把剩下的宝贝紧急转移。半年后,“西安围城”被解除,张安邦带着宝贝和一家老小又返回张家大宅。

上世纪60年代,张家的宝贝经历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张安邦想尽一切办法,总算把这些宝贝保存下来,并顺利移交到儿子张振华手里保管。


张家宝贝被广为人知,引起巨大轰动,跟西安一个名叫郭兴文的记者有关,这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张振华步入花甲之年,怎样更好地保管这些宝贝,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也没有更多精力去保管。因此,他决定把这些宝贝公布于众,依靠社会力量来保管。

在1993年4月4日,张振华敲开记者郭兴文办公室的门,并说明了来意。

郭兴文得知消息后将信将疑,又连着以考问的口吻,把张振华问了好几次。在得到诚恳而确切的回答后,郭兴文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当下约好两名同事,准备第二天一大早赶到张振华家里一探究竟。

踏入长安县斗门镇丰店村,当三人看到张家大门口有两株上百年的古树,以及具有清朝风格的、雕梁画栋的大宅院后,他们的疑虑瞬间减少了。

最终,他们从那个古旧的木箱里看到了宝贝。


光彩夺目的宝贝让郭兴文激动不已,他在后来的稿件中写下了自己当时的感受:九道圣旨一道一道铺开,竟铺满了整个庭院色彩绚丽艳若彩虹,映出满院霞光,金碧辉煌中透出一股富贵逼人之气

回到报社,三人加班加点,连夜撰写了新闻稿,并刊登在4月6日报纸的头版头条。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西安、陕西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轰动。文物专家和文物爱好者闻风而动,如同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涌向张振华家里,都想一睹宝贝的风采。以至于郭兴文第二次来到张家做后续采访时,却发现张家被围得水泄不通,他怎么也挤不进去。

后来,郭兴文建议张振华,出于安全考虑,把这些贵重文物移交给当地文物局进行保管较为妥当。

接着,郭兴文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万众瞩目在张家旧宅,张振华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的报道,终于引起了市文物局的关注。

这年底,西安市文物局无偿代管了这批珍贵文物,张振华总算了结了一桩心愿。


1998年,9道圣旨被送到西安市小雁塔文物保管所鉴定,鉴定结果均为真品。随后,小雁塔展览馆希望给圣旨举办一个主题展览,以便让更多人能看到。在征得张振华的同意后,9道圣旨的第一次展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看到展览效果不错,全国各地的其它博物馆和展览馆纷纷向张振华抛来橄榄枝,不惜花费人力和财力,希望张振华带上宝贝去亮相。

每次展览,为保护圣旨的安全,圣旨被展览到哪里,张振华就跟踪到哪里。河南、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都留下了张振华的身影。因为展览,他也挣来了不少展出费。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2002年12月下旬,张振华家的9道圣旨,两块牌匾和几十幅古代字画,被邀请到江苏省淮安市清晏园,参加一场名为“清代九道圣旨真迹展”的大型展览。

为保险起见,张振华跟清晏园签订了协议,展出时间规定为两个月,清晏园要向张振华支付展出费和生活费共计14400元。


同时还明文规定,在展出期间,文物安全由双方共同负责,主要责任由清晏园承担。

每天展览结束,展厅大门的开门和锁门都由张振华父子负责,并且,大门钥匙也由张振华父子保管,同时,清晏园会派值班人员协助父子二人看管文物。

展览有条不紊地进行,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观看,各项工作也都做得井井有条,有望收获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是,在距离展览还有4天就要结束的2003年2月24日这一天,一场意外顿时让张振华陷入了困境。

张振华因为一时疏忽,在当天下午闭馆时,竟然忘记给展厅一楼西侧的偏门上锁。

凑巧的是,值班人员也因为其它事情未能及时来值班。

当张振华父子在2月25日15时来到展厅检查时,却发现二楼展厅的嘉庆十四年的圣旨,以及道光二年的圣旨,都不见了。


失魂落魄的张振华立刻报了案,当地公安很快立案侦查。

令人纳闷的是,在长达四年的侦破中,圣旨被盗案却一直没能破获。

看着祖传圣旨失窃却无法找回,张振华只能找到清晏园协商赔偿事宜。然而,清晏园拒不赔偿,还给出了两个理由:

其一,张振华父子忘记锁门导致圣旨丢失这个后果由他们造成。

其二,圣旨可能是赝品没办法赔偿。

两方经过多次交涉,依然没有商量出结果,只能在法庭上见。

张振华认为,清晏园没有尽到确保展品完好与安全的义务,要求清晏园赔偿损失费40万元。

清晏园却拿出上述两个理由辩解,没有任何赔偿的意思。

因为调解无果,最后,张振华只能请求法院指派有关单位来鉴定圣旨的真伪,然后再做定夺。


在各方交涉下,徐州圣旨博物馆最终同意给圣旨进行估价。

2009年12月初,徐州圣旨博物馆给出估价结果:张振华被盗的两道圣旨为真品每道价值不高于10万元。

对于圣旨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法院认为,被盗圣旨因为丢失而没有实物可供参考,结合徐州圣旨博物馆给出的估价,酌情认定两道圣旨的价值合计为18万元。张振华因为忘记锁门,存在明显过错,清晏园的值班人员因为失职,没能按时到班也要担负次要责任。

所以,对圣旨失窃案,双方应负同等责任。清晏园应该赔偿50%的价值,也就是9万元。

判决结果出来后,张振华表示不服,仍然没有放弃,不遗余力地寻找当时丢失的两道圣旨。

然而,到现在距离圣旨被盗已过去了18年,张振华依然没能如愿。因为这件事,张振华家其余的七道圣旨,再也没有被展览过,大多数人也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陕西老农家藏9道圣旨,博物馆借走展览时丢失2件,后来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