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酒局生存指南

中国这个酒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在酒精的怂恿下,一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欢声笑语,好不痛快。

这春节期间的第一顿酒肯定是跟家里人,一般会有至亲,长辈,平辈的亲友,彼此知根知底,所以这顿酒是完全不设防,也不可能耍心眼自己少喝点还给别人劝酒的,往嘴里倒,就完事了,所以这第一顿酒即使你求生欲再强,也会老老实实的把酒杯清空,或是吐或是倒头就睡,自生自灭吧。

第二顿酒一般都是亲戚之间互相请来请去的,原班人马连着喝几天,祝福词都没变过,这个时候就不会像第一顿酒那么虔诚和抱有期待了,或是少喝,或是不喝,或是提前安排别的事情都可以,毕竟大家的假期就这么几天,也能互相理解。喝差不多的时候,问问同在一个城市的发小,同学,哪天有空约一下,基本上都在赶场,大家的节奏都差不多,三十初一跟家人,初二回娘家,初三初四串亲戚,所以跟关系要好的朋友只能被安排在,“投投”的环节了。北方这边,喝完第一顿,还没醒酒,再劝酒的时候就说少喝点,咱们投投,这个俗语一直就这么传承下来的,我也不知道出处。

比如大年初一晚上,本约了甲乙丙三个朋友一起坐坐,丙中午直接就喝趴下了没起来,我和丙被骗到甲的家庭ktv现场,陪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唱了首自己都没听过的歌才把他拖出来。然后,甲开始诉苦,说今天晚上不出来见一面,再见面可能又得明年了,初二初三初四全安排出去了,初五回北京。于是我们决定就找家烧烤店喝两瓶啤酒给他投投。等串的那几分钟,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乙也摸着头抱怨,这两天连上了,每天一斤多白酒,我虽然没喝那么多,也懒得喝了,咱们直接喝山楂汁吧,解酒。乙也如释重负,喝果汁就挺好,来,先走一个,彼此哈哈大笑,果然好朋友之间是从来不宾酒的。

说实话,我自己从来不饮酒,茅台五粮液也喝过,二锅头江小白也喝过,各种进口国产啤酒红酒也尝过不少,任何一种酒我觉得不好喝,是辣的,苦的。但是如果跟别人在一起喝,那个酒仿佛会变了味道,跟儿时的表兄弟们在一起聊到童年趣事时抿一嘴,跟高中时一个战壕兄弟们喝一口,跟真心帮助过自己亲友干一杯,这春节期间的酒局,都是喝完这一顿,下一顿不知道什么呢,必须得拿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架势,哪里有什么生存指南?

初二,回娘家,好庆幸,岳父不饮酒,生存指数,五颗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酒局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