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我的搭档是咸鱼怎么办?

今天有一个妹妹向我吐槽,我觉得这个事情在职场中还挺常见的。

“我的搭档是咸鱼,工作重担都压在我这里,而且老板设立的制度是工作责任都由我承担,出了事我要背锅,所以我的搭档更加肆无忌惮的划水,我该怎么办?要不要去跟老板说?”

职业小白真的很无助了,但是我听完之后,也不能给她一个很好的建议。

因为这里面,有个人的问题,也有公司的问题,我想把问题扯开来分析一下。

一个公司可以按照上中下分成三个层面。


最上面那一层,是创始人,股东,老板。


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盈利。

特别是初创公司,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收支平衡?如何把成本缩小,利润扩大?如何拉赞助商、跨界合作。提高知名度、继续扩大利润空间.,,,,

一个不想盈利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开一个公司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对雇佣关系是不负责任的,老板的本职工作就是获利,只有完成了基础的建设才能去谈精神追求。


​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对老板对员工都是。所以老板没有太多心思去关心员工怎么想,他们心里是不是委屈了?最近是不是遇到事情了?资金是不是困难了?如果老板要去管这些事,就太婆妈了!当然也有那种闲的没事干的老板,喜欢找员工谈谈心,但是现在这样的人,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因为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中层解决。


中间那一层,是总经理,总监,部门主管,项目组长。


但是很多初创公司根本就没有这个岗位!这个岗位直接由老板认领了,缺失的中层,造成上情无法下达,下情无法上达,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关系隔着一层厚厚的围墙,缺少粘合剂的团队,如同一盆散沙。

中层除了平衡上下的关系,还要分配职能工作,所以中层必须要懂专业,还要懂市场,它相当于一个大脑,要在适合的时机分配适合的工作,帮助老板把经营做到最大化;他还需要懂老板的策略,还要懂员工的难处,用折中的方式去管理团队。

所以中层看起来有点像是个浑水摸鱼的角色,什么都要懂一点,什么都要搞一点,就像个夹心饼干一样,往往很受气。在老板的眼里,他不是一个做事的人,还要瓜分自己的权利;在下面的员工眼里,他又不是老板,还要来管我们。


初创公司一开始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中层管理上,会直接忽略掉这个岗位,到了大型或中型企业,会有几十个甚至更多的中层,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蛋糕不够分,中层之间明里暗里的撕逼,就跟看宫斗剧一样。

但是中层这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房屋中间不能没有顶梁柱,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公司,需要有一个足够专业的中层,来策划和安排工作,在团队中担当一个舵手的位置,协助团队更平稳的发展。


公司最下面的人,是基层员工,比如专业技能人员、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


这些,是创造利润或价值的人,也是流失率最大的一群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基层员工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做好事拿到钱,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基层员工往往有专业的技能,比如设计师、程序、文案策划、视频剪辑、配音等;或者有资源可以转化成利润,比如销售、采购、业务员;或者踏实肯干,比如行政、出纳、人事等等必不可少的岗位。


流动率最高的岗位,火力集中在销售和文创岗位。这两种岗位的人,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发展自我价值的平台,想要通过这份工作,做出一些业绩来证明自己。

这当然是好想法,但是现实情况是高层几乎不会care到基层的梦想,如果有中层,还能够帮助他们把梦想转化成价值,可惜,中层的缺失会越来越明显。

那种承上启下的传统模式,开始逐渐被市场替代掉,越来越趋向于团队与团队合作,独立与独立合作,大大小小的项目制度成立起来,已经没有一管多这样的需求了,更多是实现自我管理和项目管理。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工作中遇到搭档是咸鱼,工作都压在我身上,我该不该辞职,或者去跟老板谈谈。

我相信这一点:一个没有自我管理意识,一个没有业务能力,一个依靠公司划水的基层员工,会逐渐失去市场价值,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市场对谁都一样,市场很公平也很残忍。

当然你们是一个team,当别人的划水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业绩,当你对制度已经有诸多不满,也要认清一点,基层员工是没可能去影响高层的决策的。所以去跟老板谈也好,不谈也好,都没甚意义,仅仅是让对方知道你有这个困惑,但是如何解决还是要靠自己去决断。

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不重要,因为此一时非彼一时,只有自己的能力才能衡量自己的价值。既然处在基层,又可以清晰的看到初创公司的发展前景,有些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那么我们要么坦然接受,要么另谋他路。

所以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说出来似乎有点不好听,但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忍,要么滚。

滚出去跳进另一片海,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然后变成一条更勇敢的鱼;或者待在原来的水里,让水面漫过背,过滤掉浮躁的欲望,温水也是一片自留田。

其实到哪儿都一样,关键是自己是否还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中,我的搭档是咸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