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治愈法

悲伤是软肋,却也是出口。

悲伤包含着疗愈。

于自己,悲伤是一种发泄,一种示弱。它让我们撕掉伪装,卸下防备,告诉在乎你的人,我需要你。这或许会是一段依恋的开始。

对别人,悲伤让我们变得敏感、善良、慈悲。我们可以更好地共情别人,建立更深的关系连接。

接纳,是重生的开始,每一款情绪背后都蕴藏了各自的力量和隐示,比如恐惧保护了我们,它让我们远离伤害,愤怒表达了自尊的力量,而嫉妒告诉我们有欲有求的真相,无聊又教我们思考人生…

情绪只是一种警示,并于绝对好坏之分,正情绪教我们放松,负情绪鞭策我们找寻自我,正负情绪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相互平衡着。坚定地达成目标后会觉得空虚,放肆地狂欢后总有悲伤袭来,满满的兴奋总和莫名的低落相伴而生,一切是如此的自然且规律。

而悲伤,大概是我最钟爱的一款情绪包,我必然知道一切喜悦,会再经历低落,后愤怒,最终是悲伤,这么一场和谐的循环,悲伤情绪作为最后一道环节,带我再次获得更深度的重生!

悲伤的尽头是治愈,当每一次豆大的泪水从眼角蹦哒蹦哒的滑落,随之而来泪如涌泉的宣泄,都在帮助我把体内对自我的不满排除在外。

好比空杯心态,是悲伤帮助完成这最后一个步骤,紧跟随和的便是更深层级的接纳,内心那只杯子的容量又增大了。

那些从小被训斥“不许哭”的孩子,抗拒了悲伤,却长成了冷漠的人;“这有什么可怕的”背后,藏着不被接纳的恐惧,造就了无法解释的怪癖;在正能量绑架之下,被长期忽视的压力和痛苦,就在某天成了抑郁症的帮凶。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渴望被接纳的孩子。只是成年后的我们,不再有亲密的父母做我们的容器,来接纳我们的负面情绪了。取而代之的会是我们的爱人和亲密的朋友。

做好自己的容器,那便是一种爱己且爱人的表现,接纳自己的一切,便能够接纳他人乃至世间更广阔的维度。所谓的成熟,大概就是我能接纳自己的不堪与华丽,进而也同样接纳他人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心境吧。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你可以大声地甚至歇斯底里地告诉这个世界,我就是很痛。

生而为人,悲伤本就是你应该的权利,你只需要知道,它是帮助你宣泄的出口,是你整理情绪背包的小助手,出发吧,悲伤包含着疗愈,是帮助重生的开始。

愿你升级新一轮的空杯,获得更高维度的喜悦。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伤治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