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就爱抬杠》【961】

大家好,我叫王丽娟,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为什么有的人就爱抬杠》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三言两语,就能“噎死”你:

你说吸烟有害健康,他反驳:有人抽了一辈子,照样活到八九十。

你在朋友圈推荐某本书,他挑刺:这么冷门,内容一定不咋地。

不管别人说什么,这帮人总是习惯性唱反调。

他们自以为伶牙俐齿,颇有见解,但在别人眼中除了刻薄,只剩戾气。

抬杠,其实是一场可怕的“虚假胜利”:看似赢得了眼前的高下,实际输掉了长久的关系。每一次反驳背后,都暴露了低层次的认知。

王蒙曾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患有“雄辩症”的男人:

去医院看病时,医生让他坐在椅子上。

他反问:“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没有介意,为他倒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这位男子继续抬杠:“这是片面,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氰化钾,这水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解释:“我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男子揪住话柄不放:“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

医生见状,无奈地换了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这位男子却更来劲了:“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例如北极,今天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不得不停止了和他的对话,让他回去。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病理性诡辩”,指的是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要反驳一通,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但事实上,语欲胜人,是一种低段位的沟通习惯。

不仅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还会暴露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周末和朋友吃饭,他和我聊起一位“杠精”同事。

别人吐槽KPI太高,他说对方站位不够;别人表示认可,他又讽刺人家拍马屁虚伪。总之,他对所有事情,都能提出“批判性意见”。

前段时间部门团建,领导召集所有人开会,给活动出谋划策。

一位女生提议:“就近找个地方,一起吃饭唱歌吧。”

那位同事听了,立马反驳:“就近?你这明显偷懒,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

另一位男生说:“那么去郊区露营?顺带爬山看风景。”

这位同事又开口了:“荒山野岭有什么好看的?真是没见过世面。”

几句话下来,会议氛围降到冰点。

不过,因为暴露出“刺头”本质,没几日,他就被调去了一个薪酬待遇远不如现在的岗位。

富兰克林曾说: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喜欢抬杠的人,就如同稻田里疯狂的野草,自以为所向披靡,实则在他人眼里,早已蛮横而格格不入。

处处反驳,不光不能给自己添彩,还会给别人添堵。

长远来看,其实是自绝后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的人就爱抬杠》【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