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杉:在这个夏天,聊聊我的那把老吉他

图片发自App

    我的第一把琴是在我十六岁的时候买的,但在这之前,我十三四的时候就已经想买一把琴了。那个时候我刚在电视上看了Beyond的演唱会,就觉得他们特别帅,想学吉他。

    但是,咱们正常的工薪阶层买把琴其实挺费劲的。前思后想,想了好久,怎么跟家里人张嘴买这把琴呢?后来还是张了嘴了。其实挺意外,我母亲和父亲都挺支持的,就买了这把琴。

    当时家里花了一笔巨款1500块,真的很贵。我这把琴是从教我吉他的老师那里买的。他除了教学捎带脚也卖琴,我就想让老师帮着挑一个性价比较高的琴。因为太贵的琴买不起,对我来说1500块钱的已经很贵了。

    其实那把琴整体上来讲还是比较普通的,它是一把箱琴。我认为我那把琴别看是仿的,但共鸣很好,声音非常润。我觉得它对我意义很大,是我很珍贵的一把琴。我那个时候在家里练琴的时候,就怕半夜不睡觉练琴,让别人听出声来,我就把毛巾被插在琴的音孔里,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出声音了。

    那段日子,半夜也弹,起来也弹。一两个月后我就能弹一些很简单、很基础的歌,之后我又买了一本一本的Beyond乐队所有歌的吉他谱,照着练,照着学。周围的同学也有学琴的,但其实学的人也并不是特别多,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一起研究。当时我就觉得特别开心,音乐还是能带给人快乐的。

    那个时候我的信心还不是很足,主要是因为以前没学过。有很多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考戏剧学院之前,好像他们都专业学过表演。现在想想,感觉那个时候自己特傻,考试的时候就恨不得喊着说话。老师说:“你也不用那么紧张,你就正常的嗓音就可以。”

    当时我怕老师不看我。其实考试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不看考生。这就给我造成很大压力,总是嘀咕,是不是他不喜欢我?是不是我没戏了?我就总是有这种顾虑。后来考完试以后才知道,老师就那样,人家会听这孩子的台词放不放松。面试一天也很累,老师也就不会抬眼看每一个人。

    考中戏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就是声乐考试,老师也会问起有没有其他才艺,因为你有才艺的话,你会加分的。有的孩子可以清唱;有的带了伴奏;有的是自己会弹钢琴。我恰巧就会弹吉他,所以我觉得我参加声乐考试的时候,吉他确实是给我加分,因为我是自弹自唱的。

    当时,我们考完三试以后,你就在这个榜里。但是你也不知道考没考上,因为你不能在这等着出榜,他不会出给你。面试完了以后就要回家,等文考通知。他就会告诉你要通过文化课考试,你才能上到这个学校。

    我算幸运的吧,考上了戏剧学院。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在宿舍里大学生的时间会很空闲,除了上课以外,没有那么多的活动,琴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班也有一个弹琴的,我们经常在一起弹,他教我一些东西,因为他以前是在西安的一个音乐学校专业学吉他的,所以我们经常在一块探讨。

图片发自App

    上大学的时候,我也组乐队,排练过几次,也没那么专业,然后就散了,就是这么个经历而已,感觉好像我们也玩不出个什么名堂。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演出过,反正就是挺好玩的,大家凑在一块儿算是有一个交流的场所和方式,所以说琴在这个时候对我来说,就是认识新朋友的桥梁。

    我们是学表演专业的,当时觉得好像毕业就能火了,基本上属于不认识社会的这种状态。觉得这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我毕业以后半年多没活,慌了!这怎么办啊?我就管我妈要了2000多块钱,把房租先给续上,然后就找同学看有没有什么活介绍给我。

    后来,我这个同学给我介绍到这个团,那是一个私营的演出团,接一些下乡演出慰问的活动,当年叫做“星火工程”,就是把文艺演出带给咱们北京周边的一些村里或者是县里,这样,我就开始了下乡演出的这段经历。

    我们去下乡演出,你要演小品、跳舞,就我们几个人。但是你要凑一台晚会,怎么也得十几个节目,弹琴、唱歌就是其中的一个节目。那个时候我演出一直用的就是我买的第一把琴,所以我觉得琴又变成了我的谋生工具,从你的伙伴变成了你的生意伙伴。

    在那之后,演话剧的机会多了。那个时候先是演了几个跑龙套的戏,然后慢慢地,终于接到第一个扮演男主角的戏,叫《办公室有鬼》。

    那是我第一个男一号的戏,我在里面唱了首歌,叫《家在东北》,只不过是柔情版的,还是我用我自己的第一把琴,它跟我一起上舞台演出。这个时候,我就能感觉到它是个朋友。因为在你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再或者你在舞台上表现的时候,它很忠诚,它会永远陪着我,它就像我最亲密的一个朋友。

图片发自App

    在我演出话剧这个阶段,之前一起下乡演出时团里的朋友,他也会弹吉他,因为我走了,但那个节目还要继续,所以他说他没有电箱琴,就给我打电话,把我的琴借去了。

    我想,大家生活都很不容易,我还是借给了他,因为,要知道弹琴的人其实特别不愿意借琴,特别害怕他把这个琴给弄坏了,磕磕碰碰,出些状况。后来,果不其然,他对我的琴一点都不好,就把它放在后备箱里,我的琴盒、琴袋他也不帮我弄,最后琴袋都坏了,里面稀里哗啦全碎了。

    这个琴当年已经拿出去修了一次,因为那个时候我认识的修乐器的人很少,又不知道哪块修得好,还要找性价比高的。修完了以后,我感觉修得并不是很好,只不过是把拾音器给换了。

    电箱琴的拾音器是在琴里面,之前已经磕到咣啷咣啷地开始掉了,左右直摆。我的琴柄和琴箱连接的部位已经全裂开了。你想,这得多大劲!不砸,我估计都够呛能成这样。我的心太遭罪了!我很恨他!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想原谅他。

图片发自App

    过了几年,我这个琴就不能再动了,因为我要再动的话,就害怕再出现什么损伤,直到头几年,我把这个琴拿出来一看,上面又开裂了。

    前年还是大前年的时候,我就找了一个修琴的琴行,是让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龙哥帮我找的。找了龙哥帮我修了琴,已经修得非常好了。它的声音也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因为是老琴了嘛,你想,这都十好几年了。

    但是只要我每次看到它的损伤的时候,心里还不是很舒服。所以,现在也不是经常能舍得把它拿出来弹一弹。但有时候也拿出来看一看,就像去见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我这几年间也买了很多把琴,包括朋友送的,我也很喜欢。但是我老忘不了陪伴我人生中很多重要经历的它——我的第一把吉他。由于我的疏忽,我把它借给了这个人,但这个人太没良心了,现在说的时候我都生气。他把我的琴弄坏了,当我看到支离破碎的它的时候,会想我为什么要借给他?或者说我为什么不督促他?让他把我的琴好好保管一下。

    我觉得,人生中有很多这样后悔的阶段,就像你感觉你特别对不起的这个朋友,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是你特对不起的一个人,或者特对不起的一件事儿。我觉得每个人好像都有这种特懊恼的时刻,但是我觉着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如果它没有变成这个样子,你会珍惜它吗?你会一直很爱护它吗?我觉得,人好像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你才会知道这些应该珍惜的东西。所以,它对我的影响就是,我觉得人生应该珍惜每一刻,别给自己留遗憾。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乔杉:在这个夏天,聊聊我的那把老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