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或者控制?

万维钢《精英日课》中,有一篇关于进化的内容,学习之后有所感悟。

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中,“进化”这个词肯定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顺应趋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地球文明几十亿年演化的过程中,生物进化基本都是向着环境趋势的方向发展。


但是,化学、医学得到长足发展后,进化出现了一些负向的内容,人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追求追求杀死细菌,但与此同时,却也间接造成了细菌的大量进化,成为了更难杀死的种群。

从细菌的角度看,这确实是它们顺应趋势的进化结果,但从人类的角度看,这结果就很糟糕了。

比如治疗癌细胞,一开始我们使用化疗之类的药物大规模地杀死癌细胞,可是癌细胞的生长繁衍速度非常快,一旦没有完全杀死它们,它们很快就会进化出抗药性,避开身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药物一开始好使,过段时间就不好使了,这样的例子在临床医学领域比比皆是。


防灾领域也是如此。对于森林而言,最可怕的就是火灾,一场大火对于森林而言,是毁灭性的灾害,所以“防火防灾”的提示经常在森林旁边看到。但是,用禁止的手段防火,往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

科学家对全球森林的火灾进行了总结,“那些偶尔有些小火灾的森林,从未遭受过大火灾;反而是长时间没有火灾的森林,遭受到了毁灭性的大火灾。”所以,科学家得出了匪夷所思的结论,“防止森林火灾最好的方法,是偶尔放把小火,烧掉森林中那些容易燃烧的枯枝败叶。”

不是单方面地去禁止火灾,而是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好火灾,这在森林防火领域得到了认可。

同样,防火带的建立,也是用火把一定区域内的易燃物质全部烧掉,确保防火带这边的安全。


回到工作当中。“总结问题,规划未来”这是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是,当我们谈到“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并不存在一个“没有问题”的理想状态,可以让我们实现。

如果我们在工作时,总是抱有理想的心态,希望达到一个“零问题”的状态,禁止一切问题的产生,往往适得其反,最终会形成一个超过我们解决能力的大问题,然后爆炸。

相反,梳理好所有的问题,把那些问题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抓住主要玛顿,学会与问题共处,我们才更有可能促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禁止,或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