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领读人训练营《精进》day1

从目标、眼界、信念三个维度分析属于四度格局中的哪一种?

事业:3所机构运营良好,自己工作稳定,落地副业项目,开启斜杠人生

经济:已经还清当下所有负债,还有足够的存款进行资本积累。

家庭:拥有自己的健康的宝宝,和老公及父母有时间旅行,良好沟通

健康:体重控制120斤内,每天坚持站墙和适量运动

开源:拓展人脉,放开闭塞的自己,用力量传递力量

能量:每个月读5-10本书,一年完成60-100本书,用好RIA

情绪:减少内耗,每日一思,反思复盘

逻辑:理清思路,多用逻辑叙述,减少混乱表达,说之前写下来

从目标来看,属于一度格局,目前的目标旨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论是还债还是储蓄,目的其实都在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从眼界来看,目前属于一度格局到二度格局的过渡期,与逐利相关的知识技能都在强化中,在努力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提出新的观点的路上,但是思想上能感受到有明显的但思路尚不清晰的向往三度格局的渴求。

从信念来看,属于二度格局向三度格局的过渡中

提升格局的观察

创业该是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或者能够解决社会的巨大问题而开始。

创业或工作究竟是为了赚钱,赚社会地位,还是希望为社会有所贡献,从前没有想过,开始创业只觉得自己所学应该有所用,且一直在授课,觉得可以自己经营而始,经过这段时间的阅读,发觉自己常常觉得力量缺乏的原因在于,如果为了赚钱而赚钱,总会疲于奔命,一旦资金链断裂,马上觉得自己力量缺失,没有希望,然而,如果从开始,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更多的社会人士,用音乐让孩子们得到快乐,而不是考级考学的压力呢?音乐难道不可以治愈心灵吗?音乐难道不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吗?当然可以,但是教着教着就迷失了,教着教着就被急切寻求结果的家长带走了,考级,好,考学,好,演出,好,比赛,好。。。

一切以证书为主的学习,真的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吗?一切以应试为主的学习,真的能诞生音乐人才吗?

从教者内心的挣扎从创业开始从未停歇,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随着社会的随波逐流,慢慢迷失了本心,接受家长的意愿,和自己不断地挣扎着。

以改良社会,改良孩子们用心学音乐,为社会增添更多音乐人才为目标,才该是创业的核心理念。

创业过程中,被无数次劝过,关于退费问题,关于老师选用的问题,明明有50元一节课的老师为什么要用200元一节课的?明明可以不退费的,为什么痛快的退了?开的是学校还是慈善机构?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在过往的创业中不断被提及,因为内心里觉得,孩子最宝贵的时间就这么多,如果用了水平不高的老师,的确成本降低了,但是孩子最终可能需要用很多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学习所需要的水平,那么时间和金钱孰重孰轻?

同样在别家学声乐的孩子,在别家学了3、5年,没学出什么来,转到我的老师这里后,很快就有很大的提升,这是在我纠结矛盾时最能让内心觉得舒服的评价,每到这个时候我才会觉得我的坚持没有错,我的付出或者我颇低的收入也没有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于退费,很多学校都是退百分之多少,或者干脆不予退费的,但是从创校至今,我一直秉持的是,没有上过的课,可以退费,虽然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心里矛盾,大家都不退,大家都这样,我为什么要退费呢?我也被骗过,就不退,也不会怎么样,起诉的成本那么高,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就算当下狠狠的说就不退,过后还是会乖乖退费,因为不想午夜梦回还会被惊醒,良心道义,我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从前不明白,这其实该是同理心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遭遇过的,不该让别人,至少在我这里再遭遇一次。

一年前,经过大家不断的劝说,自己也觉得该转变思想和态度,对一些事情,该坚决反对,是不是一切都该向钱看,调整了很久的思维观念,有时候也会开玩笑说,得让自己黑化,才能保障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是内心里明镜一样,这样说出来,是提醒自己,但是事实发生时,往往还是过不去良心这道坎儿,其实,我的问题,不在于该不该黑化,而在于缺乏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更高一层的能力,封闭的自己,永远不可能拥抱更多未知的可能,这是眼下最该让自己提升的。

1、每天找一位通讯录上的人,联络一下,哪怕只是问一声好

2、需要赚钱,从摆摊加微信开始,建造自己的社群,建立更多链接

3、关于演讲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书,最近可以加入书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6月领读人训练营《精进》d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