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38】看了五本整理书,依旧做不好整理这件事

因为有段时间特别沉迷整理,所以连续不断的买了五本整理相关的书:

《断舍离》,《极简生活》,《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二


不光买了书,我还曾在公司组织的读书会上分享过关于整理的读书心得。

时至今日,怀顾家的四周,跟猪窝又没有什么差别了。为了保持点尊严,我就不上图了。总之,衣服哪里都是,绘本哪里都是,我自己的书哪里都是,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哪里都是。甚至我手机的屏幕上,都被百年不用的APP填满,我的手机相册也已经有15000张照片。

这些当然不是书的错,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借此机会好好思考了一下:

1.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天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我必须承认,在读完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之后几天,家里干净的仿佛样板房一样,老公对我不止一次进行了表扬。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当有一件物品乱放,懒的动以后,其他乱放的物品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面对堆积如山的物品,我更加不想动,久而久之,一切恢复如初。

2. 我的注意点不在整理上了。以前,还没有参加这么多社群学习之前,整理是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了。整理带给我的满足感超过了刷手机,玩游戏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是自从参加了《加速》读书会以来,别说整理了,我每天洗澡吃饭都跟打仗似的,为了腾更多的时间学习,我甚至都希望世上有敲晕棍这种东西,让孩子迅速睡着,我可以腾出时间学习。所以,我的精力和注意点全花在了学习上,哪还顾得上家里要保持多么整洁。

3. 知易行难。其实我知道很多整理的道理,我能背整理的FLOW原则,我也明白断舍离的好处,但是知道和得到之间有很深的鸿沟要跨越。曾经也听高鸿鹏老师说过,读一本书,用好一句话就够了。但是做到用好两个字,真的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世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做好这一点。虽然我买了五本整理书,但是我弄错了,我不应该买五本书,我要做的是用好其中一本书,甚至是其中一本书的一句话。

4. 上面三条,我说的是一些主观原因,我再简单谈谈客观原因。一是家里有个造作的宝宝,只要她所到之处一定是一片混乱,上一秒样板房,下一秒就可以把家变成猪窝的也就非她莫属了。二是家里也还有个没有洁癖症的老公,再怎么凌乱的环境,他都住的心安理得。三是我们快要搬家了,现在住的是租的房子,我有种心理是,反正也要走了,随便弄弄算了。那种“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的”境界确实还没有达到。

我上次也曾引用过韩寒的一句话:“知道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现在特别想感慨,知道那么多整理的道理,依旧做不好整理这一件事。如何成为能做好的少数人,希望自己从简单入手找到突破口:

1.用好一句话,准确的说事用好三个字-断,舍,离。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这个跟我之前的一个人生目标也正好吻合,我要有100件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它们不光是物品,更是陪伴我过完这一生的好友。当然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入选的物品肯定要经过我非常挑剔的眼光。

2. 全家总动员。首先,我需要慢慢培养三岁的宝宝的整理能力,培养她用好的物品放回原处的意识。同时,培养老公的整理能力,我们可以有些约定,比如脏衣服应该放哪,也还是,用好的物品放回原处的意识。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我要做好榜样。从以前的经验来讲,整理是一种会传染的病。希望我学做太阳,给人温暖,让家人心悦诚服的跟随。

当然,整理的范围远远不局限于家,比如还有刚刚前面说到的手机的整理,或学习资料的整理,写作素材的整理等等。整理是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将整理转换为自己的一个习惯。我就从每天留给自己十五分钟开始,因为时间在哪里,你的成果就在哪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38】看了五本整理书,依旧做不好整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