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标:

科学概念⽬标:

1.能识别眼、⽿、⿐、⾆、⽪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知道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科学探究⽬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实验的⽅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够清楚地描述⾃⼰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想象。

科学态度⽬标:

1.能如实地表达⾃⼰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的⼯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

1.了解残障⼈⼠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活⽽综合运⽤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改善⽣活提供了帮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识别眼、⽿、⿐、⾆、⽪肤等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教学难点

能够清楚地描述⾃⼰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想象。

教学反思:

在上第一个班时,孩⼦们需要在科学活动⼿册上进⾏对应的物体以及感官进⾏记录,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不太好,发现有⼀部分孩⼦不知道怎么记录,尤其是观察实际的4种物体后,有的孩⼦只记录了两种感官的发现,甚⾄是⼀种感官的观察结果。

问其原因,有的说字太多了写不下,有的是不知道怎样描述。

我觉得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课上的观察活动学⽣记录是⼩组观察记录,观察到什么记什么,我没有对怎样记录进⾏细致的⽰范和指导,

根据出现的问题,我采取下⾯的⽅式进⾏改进。

第二个班级,我进⾏记录⽅式的解说,对应五种感官,⽤⼀种感官观察后及时记录,并且短⼩精悍的词语来表⽰,甚⾄可以简写,后⾯我⼜⽤⼀种物体进⾏⽰范观察和记录,明显孩⼦们的记录更规范和丰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科版二年级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