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书杨绛《我们仨》

读书是一种好的习惯,也是每个人自己的爱好

今天我要推荐的一本书是杨绛先生《我们仨》,6点感悟分享: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钱钟书在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要知道那时候能读书已是很厉害,何况还能公费出国,他们的努力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无缘无故的的能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运气。

2、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自律:2020年努力做一个自律的人,完成目标。钱钟书和杨绛在1935年一起到英国牛津求学,因杨绛没办法公费,不得已就当了旁听生,除去听课便在图书馆自习,自定课程表,一本一本细读,并且很享受。

3、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杨绛一直说钱钟书是这样的人,我记得王阳明也推崇格物致知,并要求知行合一。我就缺乏格物致知,忽然我想知道钱钟书为什么英语那么好?1.兴趣2.看原著小说3.英文字典

4、坚持就是胜利,在生活中一直缺乏坚持,看了钱钟书和杨绛他们仨的生活,发现他们的读书写字不管条件如何,坚持了一生。钱瑗在最后关头,在病床上还在写字,Dear Pop称呼爸爸。

5、在婚姻中独立,现在社会的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思想及生存能力,不能依附于丈夫。钱钟书和杨绛到了伦敦去参加“世界青年大会”,杨绛说他和钟书一起去瑞士,她有她的身份,不是跟去的。

6、在生活上独立,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学会独立自主,不依赖父母,自食其力,生活需要有冒险精神,勇敢的尝试新生活。钱钟书和杨绛一开始是住在老金家,食宿及收拾都有安排,但是为了独立自由及饮食习惯,虽然他们都不擅长做饭,还是决定搬到达蕾女士家,他们说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

同样在我们家也是我们仨,父母和我,我是独生女,钱钟书在最后说:“绛,好好里”那无锡口音触动了我,因为我的家乡就是无锡,杨绛先生说:我们仨失散了,但依然是淡定的,因为彼此拥有过。让我有一种好好珍惜眼前和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到我们一家三口在小时候老房子里,把西瓜丢到井里凉快,拿起来一起用勺子挖着吃,院子里有葡萄树和一颗桃树,现在每每做梦还会依稀想起,现在老房子都拆迁了我也外出读书了,不过7年前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在父母身边。)

思考杨绛先生写的钱钟书在船上度过是什么用意?古驿道又是什么象征意义?原来杨绛先生用船来指代钱钟书所住的病房,古驿道就如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黄泉路,虚实结合。

因此推荐好书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我们仨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享好书杨绛《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