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你为何还那么拼命

最近耳边一直被阶级固化这个话题所围绕,网上也充斥着各种对于固化阶级不同看法的文章。对于阶级固化这一词,我个人的理解很通俗,不是马太效应,而是很俗气的那句:“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也很难再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变有钱。”

早在2011年8月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个话题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的确,越来越多教育资源的失衡,导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出现,现实有些残酷又些无奈。让人不禁引发深思,既然很难改变,那我是否还要再去努力?

曾看过一部韩剧叫《清潭洞爱丽丝》讲的是女主为了追求梦想和富贵改变了自我,与男主整个相恋的故事。通过这部剧,我意识到了富人与穷人的差别,其中有句台词印象深刻:“说贫穷不是可耻的,可我现在明白了,如果再怎么认真诚实地努力,还贫穷的话,那就不应该是觉得可耻,而是要对世界发火. ” 在阶级固化的当下,努力真的会有用么?如果没用,那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

人为什么要努力?在我刚刚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时候。我的回答是:为了出门打车不心疼。听上去有些心酸,可确是最真实的答案。清晰地记得,刚刚上班3个月的我为了省13元的车费,抱着箱子在雨夜里奔走的身影。在当时的那个环境里,我认为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让未来的自己可以打车不心疼。

后来为了这个小小的目标。我不断的努力,拼命工作使我在一年内连续升职。我开始认真的规划我的人生,在工作六个月时,说服了父母,自己独立贷款在上海周边买了套只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一刻虽然身负巨债,但内心仍然很开心。在我看来迈出自己规划的第一步,感受了从未想象的快乐。

拼命迈出的第一步可以让我可以无所顾忌的谈恋爱,不用担心另一半有没有房子这种现实问题。因为贷款的压力,工作变得更有动力。因为努力,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财务自由的标准划分成九个阶段,从菜场自由到国籍自由,这样的划分可能不完全准确,但却是十分的实际。

1.菜场自由:在菜场只要自己愿意买哪种菜就买哪种菜,不看菜的价格。

2.饭店自由:在饭店吃饭只要自己愿意去哪个饭店就去哪个饭店,不看饭店的价格。

3.旅游自由:只要自己愿意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不看旅游的价格。

4.汽车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不看车子的价格。

5.学校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学校就读就选择什么学校,不看学校的学费高低及其其他成本。

6.工作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工作就选择什么工作,没有这个工作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岗位,不计较这个工作是否能赚钱。

7.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计较医疗费的高低。

8.房子自由:只要自己愿意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不计较房价的高低。

9.国籍自由:自己愿意选择哪个国家作为国籍就哪个国家,不计较成本高低。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可能还只能达到菜场自由或者是饭店自由。但是,多年后我们可能也会有所不一样。因为不管阶级固化的现象有多严重,也仍会有人通过努力跳向更高的阶层。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为了不被这个社会淘汰,为了能够达到房子自由,国籍自由,为了这些你都必须要努力。

《清潭洞爱丽丝》这部剧里除了面对贫穷无力的愤怒外,其实还有另外一句台词是:“L'effort est maforce. ”努力成就自我。与其面对阶层的无力抱怨,还不如提起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决心。冯骥才说: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因此即便是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们也仍需要努力,不是为了追赶什么所谓的阶层,而是为了努力成就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你为何还那么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