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IE课堂笔记第十章 EVPN技术

第十章 EVPN

10.1 VPLS的问题

  1. 流量无法负载分担,只能使用主备方式
  2. 收敛速度慢,收敛速度与MAC地址数量有关系
  3. VPLS只能通过流量触发Mac地址学习

10.2 EVPN概念

  1. ES:代表是用户站点连接的一组以太网链路,每个链路通过ESI标识。双活场景下,用户连接的链路ESI要配置相同。
    1. ESI 由10B组成,标识方式多种,1B Type+9B 值,通过16进制表示
    2. 标识方式:0000.0000.0000.0000.0000
    3. ESI的种类:Type 0是手工配置
      1. Type 0:ESI的值由管理员手工配置
      2. Type 1:当PE和CE之间使用LACP时,ESI的值为:CE LACP System MAC address (6 Byte) + CE LACP Port Key (2 Byte) + 0x00 (1 Byte)
      3. Type 2:Auto generated  by MSTP
      4. Type 3:  System MAC  + Local Discriminator
      5. Type 4:  Router ID + Local Discriminator
      6. Type 5:  AS Number + Local Discriminator
  2. EVI:EVPN实例,用于区分用户的,与MPLS IP VPN 实例类似
  3. MAC-VRF:属于EVI的MAC地址表
  4. RD、RT:与MPLS IP VPN实例中配置的一致
  5. DF:多归场景下,CE多归到不同的PE,这些PE连接相同的ES,其中选举出一个DF(指定的转发者),只能由制定转发者向CE转发BUM帧
  6. 使用到的标签:
    1. ESI标签,由Type 1路由携带,发布给所有的PE对等体,链接相同ES的PE保留该标签。用于水平分割。
    2. BUM标签,由Type 3路由携带,用于转发BUM流量
    3. 单播标签,由Type 2路由携带,用于已知单播报文的转发。

10.3 EVPN的路由

10.3.1(Type 1) Ethernet A-D Route

以太网自动发现路:用于别名、批量撤销MAC地址、水平分割、多活指示,实现快速收敛,水平分割,负载分担。两种类型:

  1. ES类型:快速收敛,水平分割
    1. 快速收敛:通过发布type1路由给其他的PE,涉及到本端的 ESI和PE地址的路由均进行删除。
    2. 水平分割:通过通告ESI Label给到相同的ESI的PE设备,对端PE设备使用该标签进行封装报文,当收到本地发布的ESI标签的报文,不向对应的ESI进行转发。
  2. EVI类型:别名
    1. 本端PE收到相同ES成员列表中的其他PE发来的2类路由,触发向所有PE发送EVI类型的1类路由,实现告知对方到达本ES存在多条路径。对端保存该1类路由中携带的负载分担的标签(单播标签)。
  3. 1类路由的数据结构:
    1. Update 报文中的MP-Reach-NLRI属性携带
      1. RD值,存在两种情况:
        1. ES路由携带:格式是IPv4:0,如x.x.x.x:0
        2. EVI路由携带:EVPN实例中配置的RD值
      2. ESI:路由产生者连接的以太网链路标识
      3. E-Tag-ID:表示VLAN ID
      4. MPLS Label字段:
        1. ES路由中该字段全为0
        2. EVI路由中该字段是用于负载分担的标签。
    2. Update 报文中扩展团体属性:
      1. ERT值
      2. ESI label标签:用于水平分割

10.3.2 (Type 2) MAC/IP Advertisement Route

MAC/IP路由,主要用于通告MAC地址,MAC/IP地址绑定,MAC地址的移动性,通告单播标签

  1. 2类路由的数据结构
    1. Update MP-Reach-NLRI属性中:
      1. ESI:ESI值
      2. 携带二层标签,用于支持2层转发
      3. 携带三层标签,用于支持3层转发
    2. 扩展团体属性
      1. MAC Mobility:用于支持虚拟机迁移,通过其中的序列号来判断2类路由的新旧,序列号越大越新
      2. ERT值
  2. 功能:根据2类路由及携带的标签形成MAC-VRF表项。

10.3.3(Type 3) Inclusive Multicast Route

集成组播路由,主要用于通告BUM标签,用于构建BUM流量转发表,用于BUM流量转发。

  1. 路由的数据结构:
    1. Update携带的MP-Reach-NLRI属性:
      1. RD值
      2. PE设备上配置的EVPN的源IP地址
    2. PMSI属性:
      1. BUM标签(与VXLAN类似)
      2. IP地址(EVPN的源IP地址)
      3. 隧道类型(6,头端复制、MLDP)
    3. 扩展团体属性:ERT值
  2. 路由的作用:用于隧道和PE的主动发现,根据接收到的3类路由进行BUM表项的构建。

10.3.4(Type 4) Ethernet Segment Route:

以太网段路由,主要用于ES成员的自动发现,进行DF选举。

  1. 路由的数据结构:
    1. Uptate 报文中MP-Reach-NLRI属性:
      1. RD值:实例下配置的RD值
      2. ESI:PE所属的链路的ESI值
      3. IP地址以及前缀(PE的EVPN源地址)
    2. 扩展团体属性:
      1. ERT
      2. ES-Import Route Target:其中ES-import字段最低bit位标记为0,表示是多活场景。
  2. 路由的作用:通过发布4类路由,相互学习4类路由,(多归场景)仅保留本端连接的ESI相同的4类路由。形成ES成员信息表,进行DF选举。

10.3.5 (Type 5) Prefix Route

用于支持L3VPN,通告路由条目前缀信息。

  1. 路由的数据结构:
    1. Update MP-Reach-NLRI属性:
      1. RD:EVPN实例配置的RD
      2. ESI值:
      3. E-tag-ID:VLAN ID
      4. IP前缀和前缀长度
      5. 网关地址:该路由的网关地址
      6. 3层标签:用于3层业务通信。
    2. 扩展团体属性:ERT值

10.4 EVPN的工作流程

分为两个阶段:

  1. 启动阶段:
    1. EVPN对等体交互EVPN Type 3路由建立BUM流量转发表。
    2. EVPN对等体交互Type 4路由完成ES发现和DF选举(在ES多归属场景下)。
    3. EVPN对等体交互Type 1路由,交互ESI标签,进而实现水平分割、别名等功能。
  2. 流量转发阶段:
    1. CE侧流量触发PE通过Type 2路由通告MAC地址,该路由携带分配的标签信息,后续根据该标签执行单播流量转发。

10.5 EVPN的表项

  1. MAC-VRF表项:已知单播表项,
    1. 由MAC地址:可以通过报文触发学习,也可以通过EVPN路由学习。
    2. ESI:MAC地址链接的ESI
    3. 下一跳(port):该MAC地址的出接口或者是远端PE的IP地址
    4. 单播标签:从Type 2路由学习而来,如果为空,标识该MAC地址是PE本地ES的MAC地址。
  2. BUM流量转发表:用于BUM流量转发
    1. 由Peer(PE的地址)和BUM标签组成
    2. BUM标签是PE生成的3类路由携带,并发送给其他的PE,其他PE收到该3类路由,生成对应的BUM流量转发表项。
  3. ES成员信息表:用于DF选举
    1. 组成:序号、ESI、成员(通过PE的IP地址标识)、标签(水平分割标签),
    2. 4类路由和1类路由共同组成。

10.6 DF选举

PE连接CE的设备的接口是UP状态才会参与DF选举。

  1. 多归场景下,CE设备多归属到多个PE设备,PE设备会接收到其他PE设备发布的4类路由(以太网段路由),从中提取源IP地址,形成成员信息表。
  2. PE将给每个其他PE的IP地址进行排序,序号从0开始,IP地址小的序号小。
  3. 进行DF选举:
    1. 基于接口的进行DF选举,则选择IP地址小的(序号为0的)作为该ESI的DF
    2. 如果是基于VLAN选举DF,则通过取余公式(V mode N)的余数来决定选择哪个序号的成员作为DF设备。
      1. V表示VLAN ID
      2. N表示多归属的PE的数量

10.7 EVPN接入服务模式

在PE上配置EVPN进行接入EVPN网络,有以下几种

  1. 基于接口(Port Based):
    1. 通过物理接口绑定EVPN实例实现。
    2. 只能用于二层业务
    3. 通过接口来区分用户,比较占用物理接口资源
  2. 基于VLAN(VLAN Based):
    1. 通过物理接口的子接口绑定不同的VLAN,不同的VLAN绑定不同的BD域,不同的BD域绑定不同的EVPN实例
    2. 用于二层业务和三层业务
    3. 不同的EVPN实例区分用户,占用较多的EVPN实例的资源
  3. VLAN Bundle模式:
    1. 一个VPN实例可以绑定多个用户,用户通过不同的VLAN进行区别。
    2. 用于二层业务和三层业务
    3. 所有的用户都使用相同的MAC地址表,需要保证MAC地址唯一。
  4. VLAN-Aware Bundle模式:
    1. 一个EVPN实例可以绑定多个用户,不同用户通过VLAN划分,一个EVPN实例可以绑定多个BD域,绑定时,需要对BD域设置不同的BD-tag,BD-tag字段将加入到EVPN路由的1,2,3类中的Ethernet-Tag-ID字段中。
    2. 用于二层业务和三层业务
    3. 所有的用户可以通过BD域的不同,使用独立的MAC地址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智能路由器,网络,运维,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