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再学习

近期一直在逛《知乎》,关注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儿子已经升入高三了,面临高考压力,心里着实焦虑,想着不知在什么地方能帮助他,就索性把这些学习方法反复的看,看着看着觉得不验证怎么知道是否有效?于是决定自己先尝试一下。

前提是我是为了自己尝试,也期盼着哪天不经意间或许能给儿子献个策,说不定可以给他一定的启发呢?不要抱着试图能用这种方法改变他什么,他的高考还是得靠他自己,我多说也无用,他也不会听。

我想自己尝试一下,给自己找点学习的事干,使得自己不至于过于焦虑和空虚,以及由此带来的负罪感。

这些方法有来自学霸的,有高考逆袭的,还有老师的经验,每个都各有千秋,说实在的我上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这么多,闷头学不得要领,努力了一大通,却也没有好结果。今天看到这些方法思前想后应该是有一定帮助的。最起码经常的回顾总结,温故知新还是会有帮助,更何况过来人的经验侃侃而谈,虽然不一定方法适合自己,但可以借鉴并从中获取适合自己的。

那就边学边汇集整理。

关于英语学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网上专门有一个视频,是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但又有人摒弃这种方法,不管网上有何争论,适合自己才是好的。

想着当年曾经读过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那时就关注英语学习的方法,只是这些年学学听听,也始终没有贯穿起来,每次想要学的时候,总是觉得那儿有一堆学习方法的书,等到用时肯定会信手拈来,但实际上半途而废经常发生。

再一次拿到学习方法,投入这个过程,但这真的是个痛苦的过程,首先这个年龄比起年少时肯定记忆力有所下降,再者精力体力也没有那么配合,想着我现在在做的这件事的意义,就是尝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印证一下网上的介绍是否可行,随时准备给儿子献策,学习他高中的课本也是为了去体会他的感受,这就是它当前的全部意义,没有更多。

关键是科学的运用时间,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