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哎呦,不错哦!《原则》4

图片发自App

【Day11】今日阅读《原则》,P183~P229

一、主要内容:

今天阅读“生活原则”中的“做到头脑极其开放”和“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作者从更高层次深入思考了这两点原则,并结合自身经历给我们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二、我的感悟:

01 走出思维盲点

什么叫思维盲点?即你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如,感性思维的人常常不理解理性思维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反之亦然。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思维盲点,但大多数人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去解决,他们认为这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他们永远只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然后不断在自己的盲点上撞墙。所以这时候,以往的经验就成了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那我们该如何走出思维盲点呢?

第一,你要承认它,并以开放透明的心态去接纳与你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物。

第二,遇到困难时,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尝试向其他聪明的人请教,寻找出最好的答案。

第三,不着急下结论,先分析问题后决定。

第四,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02 摒弃自我意识障碍

作者谈到,自我意识障碍是指你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它使你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这个观点与成甲在《好好学习》里提出的“防卫性机制”不谋而合。

可见“自我意识障碍”对于自我成长是很不利的,例如,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害怕被否定;任何事都追求完美,害怕缺陷。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原始思想。

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意识障碍,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通过制定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醒自己去战胜它。

03 大脑决定你的行为方式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才会有创造者、决策者与执行者,他们各司其职,使社会井然有序。

但有时候还是不能接受那些与自己潜意识不相符的行为和想法,例如,有些人用最原始的方法统计数据,而不借助智能工具;有些丈夫认为妻子就应该三从四德。

这些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和想法其实是生理因素,也就是大脑的运行方式决定的,并不是他们刻意为之。

了解到这一点后,对于身边很多想不通的行为你是否有了新的认知呢?

三、总结内容:

01 走出思维盲点

02 摒弃自我意识障碍

03 大脑决定你的行为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21天|哎呦,不错哦!《原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