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主动阅读是思维的体操,是心灵丰盈的过程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介绍阅读方法和实用技巧的工具书,并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几个方面来有层次地展开指导阅读方法,后面又辅以各类不同主题书籍的不同阅读方法指导。

本书由美国学者、教育家、编辑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美国哥伦比亚教授查尔斯.范多伦,一起编写完成。他们还共同完成了闻名世界的《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说明白点,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本书指出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那就是主动的阅读,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模糊的了解到深入清楚的掌握。

这样的提升在阅读时是一种脑力劳动,需要更高更多的阅读技巧。而本书提供了这种方法和技巧。

本书一共有三篇内容组成: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3个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

对于阅读的层次,分为4个: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一般是一个人在上完中学的时候就能够完成的一个任务,包括认字,包括读一些简单的读物,包括最简单的认识,以及在这方面基本的阅读技巧。

检视阅读是一种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了解一本书的艺术。

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这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检视阅读的训练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知道在阅读某种读物时该用什么样的速度。

检视阅读的秘诀在于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有效的检视阅读是做分析阅读之前的预备动作。有系统的略读就是要了解这本书的框架,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1个必要步骤。

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检视阅读的重点是突破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任何一种想要超越基础阅读层次的阅读,核心就在于,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自己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忘的原则。这也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

读者有能力进行基础阅读,并完成检视阅读,确定这本书是他该读的书,那么接下来就将进入到分析阅读的阶段。分析阅读的阶段可以采用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细分为15个规则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的4个规则:

1,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可以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2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但没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3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的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出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这些规则都是有整体性的,有同一个目标的,这几个规则组合在一起,能够提供给读者对一本书架构的认识,书本内容精准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思想的深刻领会。同意作者的观点或被书中的思想影响,或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技巧。


在真正进入一本书的阅读过程时,运用阅读的规则,仔细地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浮面地阅读大量的书,这就是一个好的阅读者能达到的理想境界。

当然要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就需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分析阅读的技巧只适用于单一的作品,而主题阅读的步骤却让你能够渗透相关主题的多本书籍。

主题阅读一共分为5个步骤:

步骤1,找到相关章节。

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阅读的书。

这里就需要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用快速浏览以及粗略的阅读,找出书中与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

主题阅读时一定要成为书的主人。

步骤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主题阅读时是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在于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步骤3,理清问题。

主动阅读的基本配置是能够提出问题,能够在书中找到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

问题按照秩序排列出来,这个秩序是要跟主题有关的。

回答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建立作者与读者不偏不倚的主旨达成共识的过程。

步骤4,界定议题。

我们在回答问题时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出不同答案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做分类。

我们可以把这种不同的答案分门别类,归类到相密切的主题。如果产生了争议,那么将议题整理出来,并把前后关系整理清楚,这时需要进入主题阅读的最后一个步骤。

步骤5,分析讨论

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我们倾心投入的阅读,目的是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并不是所有的文章或书都能够值得我们去读。

如果所读的书都在能力范围之内,那么就没办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如果能够读一本能超越能力范围的书,阅读超越自身头脑的书,那么这样的书能够帮助自己思想增长。

读这样的书尤其是进行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的时候,这样的书对自己对作者也是有一定的要求。这要求是超越自己的能力。

你成功的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阅读技巧必然增进。

最后的话:

一般来讲一本好书,能够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但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会更懂得生命。

阅读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还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你会因一本好书而变得更有智慧,心智会因此保持活力与成长。你渐渐会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主动阅读是思维的体操,是心灵丰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