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质」的方法只需要5分钟掌握,但很多人就是不用,为什么?

如何快速获得「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

“快速,是有多快?”

“理论上,应该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十二年前,我问我做数据分析的师父,他就这么回答。


在我们咨询公司,高手一出马,其实十分钟内,就能看出对方公司问题。

剩下让我们这些虾兵蟹将做大量调研,更多是确认这些结论。

这好比有些老医生,一伸手就知道你身体有什么毛病。剩下抽血、拍片,很多时候也只是验证了判断。


「看本质」这项绝技,肯定是真实存在的。

哪怕我只有两三成功力,但在2017年开始写作,开始”一年思考100个问题“,这也足够让我纯靠「思考」这个手艺就能混口饭了。

顺便也把其中36个问题,出了本畅销书。

我就尝试把我每次思考问题的核心核心套路,用一篇文章分享出来。

5分钟你就看完整个原理,10分钟就能知道怎么操作。

但就像极致的武功,如《辟邪剑谱》是需要挥刀自宫,独孤九剑需要极致天赋。

这套看本质的方法,也有致命缺陷。很可能导致你就算知道它简单易懂,但就是不用。


01

「看本质」 的绝技是什么?

首先,为了展现这套绝技超高武力值。我用自杀式的态度,提出两个人生最难的问题作为分析:

· 为什么多数人挣不了什么钱,但有些人却能挣很多钱?

· 孩子太难教育了,怎么办?

这好比一开始就树立两个终极大Boss,东方不败或西毒欧阳锋。看你能不能稍加修炼,就能击垮他们。

这需要你回答:

· 「挣钱」的本质是什么?

·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很难,对吧?但大象放冰箱还记得,三步就可以搞定。

而我想分享的「看本质」的全套核心也就三步:

1、找支点

2、立杠杆

3、看边界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就可以翘起地球。

每分析一个案例,后来我每写一篇文章,必定会思考这三个步。

这门绝技,正是「杠杆法则」


02

找支点

什么叫找支点?

当年我们咨询公司也有一句口号:要想法力无边,一定找到支点。

「支点」,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恒定不变的点。


「挣钱」永远不变的点是什么?

画个图你就明白了:

左边是赚不了太多钱的情况,越往右是能赚更多钱的情况。

普通人不是挣不了大钱,而是往往有机会挣大钱时,承受不住其中巨大的风险。

比如我让你现在给我的投50万,20年后说不定能赚20亿。你砸锅卖铁,钱是能拿出来的,但你肯定不会投我。因为风险为99.99%。

但是穿越会1995年,有个叫马云的年轻人让你这样投他,你毫不犹豫就会投过去。

因为你是穿越去的,清楚未来一切信息,确定可以赚大钱。

当然,由于提供对方需求,马云也是确实给大家满足很多需求。

所以(风险-需求),其实可以得出四个象限:

因为你是创业的,清楚未来一切信息,确定可以赚大钱。

所以,赚钱稳定不变的点,就是“跑到高风险领域,然后通过信息降低其风险的不确定性。”

看看这个聪明人是不是就是选择最右上角那个想象。

1994年,一个年轻人在一张纸巾上,写下了消费电商中,永恒不变的三个点:

· 顾客永远想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 想要对商品无限选择

· 在购买过程的顶级体验

这个人你认识他,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

「教育」中永恒不变的点是什么?

让小孩拥有更高成绩,去更好的学校吗?

这真不一定。


北大经济学家何帆在《变量》一书中,讲了一个留守儿童学校的故事。

那就是四川省广元市的一个偏远村落的范家小学。

国内99%的学校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但由于升学对于偏远的范家小学是奢侈的,反而让老师还是学生都卸下了包袱。

孩子们经常组织去山上采蘑菇、拾柴火、参观附近水电站、询问各村老人调查童谣的出处、跟着老草药先生认识草药...


几乎所有范家小学的孩子,都是一群自信、乐观、阳光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不差。

他们也许没有像城里孩子那样的起跑线,但不妨碍他们长到后拥有独立人格,敢于担当,并敢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育的支点,其实下面四样:

·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

· 能够更多掌控自己,拥有更多「自由」

· 最好强大的「自学」能力

· 充满「自信」,敢于挑战一切

03

立杠杆

找到支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利用支点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找到「杠杆」。

一句话说清楚,「杠杆」就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最大作用是滚雪球。

继续讲上面两个案例:


案例1:

贝索斯在当时写下亚马逊的三个支点后,还在此基础上做了另一件事:

在纸上画出来了一个能够实现三个支点的系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马逊飞轮」。


在贝索斯2014年致股东信中,他是这样写到:

在商品越多,客户选择就越多;

客户选择越多,购买会员服务的就越多;

购买会员的越多,大家消费的频次和额度就越多;

消费的频次和额度就越多,亚马逊对供应商压价就越多;

亚马逊压价越多,客户的获利也就越多……

这个飞轮不断旋转,也成就了二十年蒸蒸日上的业务。


案例2:

刚刚说到,爱、自由、自学、自信,这四个是教育中很重要的支点。

其实画出来,就是一套完整系统。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艾莉森·戈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中就写到:

教育孩子,不能像木匠那样去雕刻孩子。木匠做东西,通常是自己心里有了一个完全规划,然后雕刻出来。

而园丁,则是做好一切基础设施——比如铺好肥沃的土壤,做好喷淋系统...你只需要制造一个生态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生长。

至于TA以后成为科学家还是企业领袖,那是TA自己的事。 

1、生态环境,其实就是由父母或老师输出的「爱」所构建的。

2、而在这个环境边界里,孩子应该拥有其很大自由。

李希贵校长曾经说过: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营造一个孩子可以犯错,但是又不会有严重后果的地方。

3、在边界内,拥有更多探索能力(自学能力)。

4、拥有探索能力,成就感越多,就越自信。


所以「教育」的系统必定是:

构建边界→允许犯错→自由探索→建立自信。


一件一件去教别人,这不是「教育」,这是灌输。所以范家小学的教育为什么让人惊叹,尽管人家可能没去思考背后原理,但却妥妥符合了教育的本质。

设计一套系统,让别人自己滚起来,形成循环反馈。


04

看边界

什么是边界?

结论先行:你能做,但是别人没法做的。


哪些是“你能做,但是别人没法做的”?

有且只有四个方面(我们一般叫做“资助人品”谐音):

1、资源

包括资金、地段、供应链等等各类资源。

2、注意力

比如李子柒的视频火了,吸引了国内外上千万的注意力。

估计引发了上万人模仿,也许视频更精良,也许主角长得比李子柒美。但是没用,注意力一旦被吸引,迁移需要一定成本。

3、认知

比如敢于承担一个看似风险很高的商业模式。

4、品牌

品牌是最坚硬的边界,在不仅占领注意力,还占领了对方整个心智。

如果给你一个iPhone,性能一模一样,但没有苹果标,价格便宜一半。你会不会买?

大概率不会,因为用起来不舒服。

个人也会有品牌,比如同学都知道你是电脑达人,很多女生电脑出了问题就会想到联系你。找别人当然也可以,但是她们就不放心。


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资注人品”的情况,所以要看自己的竞争力,则需要画出来,看看对对方的优势,以及自己的不足。

比如你和渣男的对比,你也许比他更有钱,比他更帅。都很可能就是被他玩得团团转。

渣男有100中方法去占领女生的心智,而你整天还要去和女生计较。

在刚刚「挣钱」和「教育」的案例中,必定是无时无刻会面临竞争的情况。

所以你依旧需要考虑建立「边界」。

只是有时候在把「支点」和「杠杆」找到之时,其实就已经能建立很强的边界了。


05

练习

那么,这三点:

支点、杠杆、边界。

是不是你会发现,每一个复杂问题,这三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呢?

但为什么很多人很少这样去思考问题?

开头我们说到每个超级武功,都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它太反人性。

支点——要求你去关注那些永远不变的点

(但人性最容易关注的,就是那些时常变化的东西)

杠杆——思考系统背后逻辑

(我们往往更喜欢关注事物要素,而非系统)

边界——站在客观角度去建立护城河

(我们往往只站在自己角度去想自己优势,而很难站在站在客观的角度)

所以,这就是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为此我都练习好多个问题了。

现在你可以尝试练习一遍,下面三选一一个问题,用支点、杠杆和边界来作回答吧。

1、为什么你学东西总是学不好?

2、如何让对方更爱自己?

3、疫情结束,更应该去说明行业?

请写在评论区!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本质」的方法只需要5分钟掌握,但很多人就是不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