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计算机网络概念

  • 计算机网络是将一个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路线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不同角度分类:

1)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

2)工作方式:边缘部分(由连接在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核心部分(由网络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3)功能组成: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网络协议)]和资源子网[(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


1.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1.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 2.资源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数据共享)
  • 3.分布式处理
  • 4.提高可靠性
  • 5.负载均衡

1.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范围划分

(1)广域网
(2)城域网
(3)局域网
(4)个人区域网
区分网络不能只看范围,也要看使用的技术:局域网(广播技术),广域网(交换技术)

2.传输技术分类

(1)广播式网络
(2)点对点网络

3.拓扑结构分类

(1)总线型
(2)星型(n个节点只有n-1个链路)
(3)环形
(4)网状型

4.按使用者分类

(1)公用网
(2)专用网

5.按交换技术分类

(1)电路交换网络
优点:数据直接传送,时延小
缺点:路线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路线容量,不便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网络
优点:充分利用路线容量,可以实现不同链路之间不同数据传输率的转换,实现差错控制
缺点:附加信息开销大,需要额外机制保证报文的顺序不乱

(3)分组交换网络(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将数据分为较短且固定长度的数据块)
优点:缓存易于管理,更适合应用
缺点:附加信息开销大

6.按传输介质分类

(1)有线网络: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2)无线网络:蓝牙,微波,无线电等


1.1.5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已从408大纲删除)


1.1.6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记住这里是以10为基数,存储是以2为技术
(1)带宽

  • 1.通信线路的频带范围
  • 2.理想状态下能达到的最快传输速率

(2)时延

  • 指的网络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总时间
  • 总延时=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带宽)+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3)时延带宽积

  • 传输路线中总的比特数
  •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

(4)往返时延(RTT)

  • 从第一个比特发送出去到收到回复的时间
  • 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末端处理时间

(5)吞吐量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6)速率

  • 实际传输的速率

(7)信道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数据通过时间+无数据通过时间)
  • 当利用率过高实际传输速率会下降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道考研复习-计算机网络,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