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敬告新手(06):处理来访者的需要


我会直接告诉来访者可以提出任何要求,但是同时又声明他们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却是由咨询师来决定的。向咨询师提要求是他们的权利,可对来访者的要求咨询师没有必须满足的义务。



不只一位学员问过,如果来访者要我的私人电话想跟我单独联系怎么办,是给还是不给。我会反问:“您会怎么办?”见我这么一问,明白者就不再问了。

今天我要谈的“处理来访者的需要”之所以从这种对话开始,是想敬告新手咨询师们,当面对来访者诸如想要咨询师私人电话等需要时,绝对不是回答“给”或“不给”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一个极其现实且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我们是“作为咨询师的人”,还是“作为人的咨询师”;我们把来访者当成是“作为人的来访者”,还是“作为来访者的人”!

毫无疑问,“作为咨询师的人”与“作为来访者的人”之间只有规则,因此当来访者提出诸如要咨询师私人电话之类需要时,必须拒绝,因为在咨询室之外,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咨访关系便不复存在,两者的联系不但没有必要,也是不允许的。而且,“作为咨询师的人”是动力学取向的,还会对“作为来访者的人”在咨询室之外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纳入需要分析的视野。

“作为咨询师的人”面对“作为人的来访者”,尽管也不会将自己的私人电话给对方,但会认为来访者作为一个“人”,提出要咨询师私人电话的要求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当然没有进一步分析或解读的必要。

另外两种组合,即“作为人的咨询师”面对“作为来访者的人”和“作为人的来访者”时,“给”还是“不给”就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了。有些情况下我给了,有些情况下我婉言拒绝了。关于这一点,我的做法和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什么区别。

总之,对来访者需要的处理离不开科学规则、艺术沟通和人文情怀。恰当的处理,依赖于咨询师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来访者,说白了,依赖于咨询师的灵活。

但是,就新手咨询师而言,我觉得必须先将自己视作“作为咨询师的人”,来访者的需要是否予以满足,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则!

规则就是我们的设置,可以将来访者的需要设置成接受,也可以设置成拒绝。



书上说,令很多新手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那些不停提出要求的来访者,比如希望咨询师进入他们的社交生活,希望更多的关怀他们,希望直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解决问题,等等。

与书上的看法不同,我从来不认为来访者的这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在我看来,来访者不可能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亦即其所有要求都是合理的。合理与否,是以咨询师为中心的判断;问题不在于合理与否,而在于咨询师如何应对。

因此,我也不认同书上所言的必须采用在咨询开始或在自我暴露时向来访者清楚地说明自己预期和界限的办法。对此,我给新手咨询师的敬告是:直接告诉来访者可以提出任何要求,但是同时又声明他们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却是由咨询师来决定的。

“向我提要求是您的权利,可对您的要求我没有必须满足的义务啊!”这是我经常跟来访者说的话——说的时候,采用什么样的语气,那得看是对什么样的来访者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敬告新手(06):处理来访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