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海行动》取景地,这个免签国简直就是拍电影的天堂!

自《红海行动》上映以来,它的票房节节攀升,口碑也是炸裂,军事迷弟韩寒都为它疯狂打call。

《红海行动》改编自中国海军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高度还原了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战斗场面异常激烈,巷战、坦克战、沙漠战、翼装飞行、舰船作战等,一幕接一幕。影片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两个多小时下来,我手心全是汗!

故事的主线是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经过重重困难营救人质;副线是追踪放射性武器脏弹的秘密,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

演员们很给力,各种跳车、射击、近身搏斗等危险动作都是亲自完成,简直是用生命在演戏。影片场面宏大,堪比好莱坞大片,光看画面就已经很震撼了。

影片呈现如此真实的效果,除了用的是真枪实弹、真飞机、真坦克等道具外,导演林超贤也不得不提,他是业界有名的“魔鬼导演”,2016年特别火的电影《湄公河行动》就是他的作品。

林导是一个军事迷,对电影细节要求非常高。有人提议部分棚拍,他却说:“特效对于现实主义题材是最要命的”,“只有实拍,我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影片绝大部分景取自非洲摩洛哥。那荒凉旷远的沙漠,饱经沧桑的古城老巷,神秘的异域风情,让人过目难忘。

而林超贤之所以选择在摩洛哥拍摄,不仅因为它相对安全,而且摩洛哥愿意给剧组提供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等装备,此外还有大量人力物力的帮助。

《红海行动》如此火爆,可以想象摩洛哥又将掀起一波旅游狂潮。小伙伴们不要被影片中血腥暴力的画面所误导,现实中的摩洛哥风景如画,还有着“北非花园”的美称。


浪漫多情的撒哈拉沙漠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文艺女青年三毛的这句话是撒哈拉沙漠最好的一句宣传语。《撒哈拉的故事》里那些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值得反复回味,三毛和荷西的浪漫爱情也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撒哈拉沙漠在摩洛哥的南部,中了三毛的毒,很多人都会去撒哈拉看看大沙漠特有的地形地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红海行动》里大沙漠中的拍摄异常艰苦,演员们满嘴是沙,苦不堪言,但他们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我们去游玩,自然不要如此受虐。如果能和所爱之人在大沙漠里骑骑骆驼,看看落日,有幸遇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象,那就太美啦!

此外,还可以带点撒哈拉黄灿灿的沙子回来,就不要从早到晚对着超市里买的沙漏出神了。毕竟,这个礼物既有意义也不占地方,《红海行动》里的狙击手黄景瑜小哥哥就是这么干的。


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说摩洛哥是彩虹之国一点也不为过,这里好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每种颜色都亮得那么纯粹。

最有名的莫过于“卡萨布兰卡”,那部以它命名的战争爱情影片让大家记住了这个美丽小城的名字。因为那里的建筑物大多是白色,所以也被称为白色之城了。

到卡萨布兰卡不得不看的是哈桑二世清真寺,据说这个标志性建筑在北非的地位就像自由女神像在北美的意义一样。

蓝色之城舍夫沙万,那种梦幻的蓝哟,让人少女心泛滥。穿上红色的裙子,往墙边一靠,随手咔嚓一下就是一幅风景,什么美颜啊、滤镜啊,通通不需要!

这座城生活节奏缓慢,城里的人都悠闲得很,每天懒洋洋地逗逗猫,养养花,太惬意了!

红色之城马拉喀什,有“南方的珍珠”之称,它所有建筑的外墙颜色都是深浅不一的红色,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绚烂的晚霞与小城交相辉映,瑰丽的景色让人陶醉,久久不能自拔。

除了这些有鲜亮主题颜色的小城外,摩洛哥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工艺品。三毛的《我的宝贝》中罗列了很多她在沙漠里淘的“破铜烂铁”,每一样都有一个让人着迷的故事。

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小东西让人欣喜,惹人怜爱。摩洛哥的街道和店铺里就摆满了这些宝贝。

花纹繁复的彩色陶瓷,所有的图案都是工匠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颜色鲜艳的尖尖鞋,穿着上街肯定很有回头率。

摩洛哥的高盖帽塔吉锅,买一个回来摆在家里做装饰品,也很赏心悦目。

在摩洛哥拍摄《红海行动》时,演员们没少吃苦,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饮食不习惯。为了改善伙食,“蛟龙突击队”队长张译在那里种了好几个月菜,收获也是很感人。 

但摩洛哥市场那些花花绿绿的小吃,不管味道咋样,视觉冲击力挺强的,色彩斑斓的水果摊也让人想大干一场。


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城

1987年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艾本哈杜村,是摩洛哥最美的村落。它历史悠久,现在少有人住,但土红色的城墙和依山而建的城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红海行动》中也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土墙建筑,有种古朴的意味。

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瓦鲁比利斯,被称作“法老的宫殿”,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遗址之一。历经千年风霜但依然宏伟的廊柱,矗立在蓝天之下,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非洲好莱坞”瓦尔扎扎特是摩洛哥非常重要的影视基地,因为独特的地理风貌,很多大片都在这里取过景,如《木乃伊》、《埃及艳后》、《情陷撒哈拉》、《权利的游戏》等,喜欢影视剧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涂鸦小镇艾西拉,是大西洋边的“艺术之城”。这里有点像北京的798艺术区,文艺青年们一定要去瞧瞧。自1978年开始,每年8月艾西拉都会举办壁画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壁画大师齐集这里,在古老的墙壁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看见喜欢的壁画千万记得拍照哦,因为第二年它又会被新的作品覆盖。

经典的皮革染坊让菲斯小城“臭名远扬”。摩洛哥的手工皮革业是非常发达的,但是要想偷师学艺可没那么简单。摩洛哥人认为,鸽子粪和牛尿能有效去除动物毛发,而又不会破坏皮革的纹理质地。所以,那些浸泡皮革的不明混合物,味道太酸爽了!

不过在山顶远远地欣赏五颜六色的染缸,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红海行动》中,蒙着面巾、留着大胡须、举着长枪的阿拉伯人让人心生恐惧,但现实中的千年古城菲斯,简直就是立体可感的《一千零一夜》。

老城里小路纵横,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骑着唯一的交通工具小毛驴,看着游走在古城里的阿拉伯人,逛着货品琳琅满目的各色店铺,你就是童话中的主角。

爱上摩洛哥的理由有很多,看完介绍,你心动了吗?

从2016年6月1日起,摩洛哥正式对中国游客予以免签待遇,美景不再遥远,超燃的《红海行动》让我对那个神秘王国更生向往。

世界那么大,摩洛哥那么美,让我们一起走着瞧!



注:文章首发于走着瞧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秘《红海行动》取景地,这个免签国简直就是拍电影的天堂!)